梁文礼,男,195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光武镇“五老调事室”负责人。
模范带头,做基层治理的“实践者”
梁文礼,2011年起担任苗桥村治调主任,2019年到光武镇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室工作。作为一名老党员,梁文礼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始终把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的要求贯穿于自身工作学习的各方面、全过程。“学法学明白,办事更明白”,2011年刚开始在调委会工作时,梁文礼凭借自己在百姓心中公平公正的口碑调解了不少群众间的矛盾纠纷,但是他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干好这份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基层人民调解员,还需要用法律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他不断加强对宪法、民法典等内容的学习,筑牢做好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的理论基础。
功夫不负有心人,梁文礼逐渐变成行家里手,他充分利用乡情、亲情、友情“三情”资源,收集社情民意,积极参与基层自治、村务管理,他始终坚持深入村民家中,收集社情民意、调处纠纷、检查安全隐患,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和收集,努力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处理,切实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服务群众,做矛盾纠纷的“调解员”
光武镇毕寨村老毕的女儿和邻村老齐家的男孩订婚已经两年了,2023年8月两家举行了订婚仪式,老齐家当场送上婚姻定金26万元,约定今年腊月二十九(2月8日结婚),1月29日(腊月十九日),老齐家前去老毕家商谈结婚事宜,两家却闹掰啦,老毕家毁弃婚约,并且不退彩礼,老齐家气愤难耐,组织亲戚多人,发誓在腊月二十九(2月8日)到老毕家闹事。村干部知道了两家纠纷事宜,当即报告了镇调解委员会“五老调事室”。2月8日上午,梁文礼带领2名“五老”调事员和村党总支书记一起来到老毕家调解,3名调事员宣传法律、讲解道理,不厌其烦,依法用情做思想工作,经过3个多小时劝解,上午12时做通老毕全家的思想工作,当时退还了彩礼。3位调事员拿着彩礼迅速来到老齐家送还。等待焦急的老齐一家人和众多亲戚,正准备出发前去老毕家闹事,看到退还的彩礼,老齐一家人和众多亲戚感激不尽,连连感谢梁文礼和3位“五老”调事员。
今年4月8日上午,在光武镇“五老调事室”副镇长范子新主持见证,邴集乡张庄村民张某、温某夫妇和光武镇王庄村村民王某某两家签订协议,女方家庭现场退还彩礼19万元,退还金耳环、金手镯等6金饰品,化解两家婚姻彩礼纠纷。4月9日,张某、温某夫妇为梁文礼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今年5月15日,西街社区于庄村民于某某与于某因门面房租分配问题纠纷,经梁文礼调解,双双达成和解协议。这起纠纷延续了8年时间,期间,两家起诉至法院打官司,裁决书下发,两家也没有化解纠纷。梁文礼接收后,先后10多次实地调查了解,找出矛盾纠纷根源,依法以理融情说服双双,终使两家达成协议,化解纠纷。3月23日,刘庄村刘华进与刘致富因宅基地建房发生纠纷。4月11日,苗桥行政村大刘庄村民刘化刚与杨忠玲因宅基地建房发生纠纷。梁文礼都及时深入现场,认真调查,积极调解,都使双双达成和解协议。
仅2023年梁文礼带领“五老”调解员接待居民群众221人次、接待矛盾纠纷160件,调解化解矛盾纠纷149件,其中:婚姻家庭纠纷28件、邻里纠纷30件、土地纠纷33件、农民工工资纠纷16件、医疗纠纷14件、交通事故纠纷21件、其他纠纷7件。10多年来,他带领“五老”调解化解乡村各类矛盾纠纷1000多起,为乡村稳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镇党委政府的表彰,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有力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梁文礼工作积极,有责任心,有热心,他组织“五老”参加治安巡逻,维护社会稳定;他带领“五老”志愿者上街道乡村宣传法律知识,疫情防控期间,他带领“五老”志愿者到各个疫情防控点值班,到学校开展疫情防控各项服务。他经常组织带领“明珠志愿服务队”队员上街道,进乡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宣传预防电信诈骗,宣传扫黑除恶、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乡村文明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为乡村振兴做出了贡献。现在,不论周六周日,每天梁文礼坚持在“五老调事室”坐班值班,随时接待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为乡村和谐社会建设奉献着。
- 上一篇:我市4人当选“阜阳好人”
- 下一篇:张秀英:用坚韧与爱为全家五代人撑起一片天的好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