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镇:“沉浸式服务”畅通从学堂到军营的征兵旅程

发布日期:2024-12-27   阅读:582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清晨,阳光轻柔地洒在大黄镇的青石板路上,张登友迈着稳健的步伐,朝着村东头小李家走去。小李是一名刚放假回家的大学生,张登友听闻他对参军略有兴趣,便决定亲自上门聊聊。


  到了小李家,张登友轻叩柴门。小李迎了出来,眼中透着疑惑与好奇。张登友笑着打招呼,表明来意。两人坐在院子里,张登友从自己年轻时的军旅梦想讲起,说到在部队里如何从懵懂少年成长为有担当的男子汉,那些摸爬滚打、并肩作战的日子,让小李听得入了神。


  张登友详细介绍征兵政策,从学费补偿到未来发展,每一点都讲得透彻。小李微微皱眉,心中泛起担忧,他嗫嚅着提出担心训练太苦。张登友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拍着他的肩膀说:“孩子,部队的苦能磨炼意志,等你回来,就会发现自己脱胎换骨。”


  小李心中不禁泛起波澜,他想起自己在大学时常感到迷茫,虽有一腔热血,却不知如何挥洒。参军,这个之前只在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念头,此刻却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他想象着自己身着军装,身姿挺拔,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那将是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可一想到艰苦的训练,他又有些犹豫,内心仿佛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说:“去吧,这是难得的历练机会,能让你真正成长。”另一个却小声嘀咕:“太苦了,你真的能承受吗?”


  张登友看着小李纠结的神情,继续说道:“在部队里,你能结识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收获一生的情谊。而且,这段经历会成为你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无论未来走到哪,军人的坚韧和担当都会伴随你。”小李心中豁然开朗,那些担忧渐渐消散。他眼中逐渐燃起光芒,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他用力点头,拉着张登友的手:“叔,您这一番话让我心里亮堂了,我认真考虑,争取不给咱镇丢脸!”


  张登友的努力,是大黄镇征兵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征兵工作启动后,大黄镇党委高度重视,将其视为重中之重。镇里征兵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成效显著,吸引了其他镇党委前来取经。


  为做好征兵工作,大黄镇宣传方式多样。大街小巷挂满征兵横幅,宣传栏张贴着征兵海报,图文并茂展示部队生活。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生动有趣的征兵短视频,讲述军人的热血故事,在镇里的公众号广泛传播。村广播每日定时播放征兵政策,让村民们茶余饭后都能了解。


  在大黄镇的带动下,周边镇也积极行动。大黄镇党委迅速响应,安排7个村摸排有参军意愿的大学生。村里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走访,耐心询问。像小张,本对未来迷茫,经工作人员介绍,了解到参军能锻炼自己、实现价值,便有了参军想法。目前,已摸排到19名有意愿的大学生。


  为确保征兵质量,大黄镇与大王卫生院合作,为有参军意愿的青年提供免费体检。卫生院里,青年们有序排队检查。医生认真负责,每项检查都细致入微。检查后,针对部分青年身体小问题,医生制定调理方案。小赵体重超标,医生建议他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并定期回访。


  负责征兵具体工作的王露露,同样功不可没。她穿梭于各村,对摸排的大学生名册挨家挨户走访。在小王家,小王父母担心孩子吃苦,王露露耐心解释部队对个人成长的好处,还分享退伍军人创业成功的案例。最终,小王父母转变态度,支持孩子参军。


  张登友作为分管领导,统筹全局。他定期组织征兵工作会议,分析问题,制定策略。与上级征兵部门保持密切沟通,争取支持。面对困难,他鼓励大家:“征兵是为国家输送人才,再难也要做好!”


  据了解,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大黄镇征兵工作稳步推进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进一步优化体检服务,建立健康档案,全程跟踪。相信会有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军旅,为国防事业添砖加瓦,书写热血青春。(姚易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