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街道:给流动商贩“安家” 让城市文明“归位”

发布日期:2023-04-24   阅读:1606次   字体大小:[大] [小]  
分享到:

        今年以来,东城街道持续深化“一改两为”,聚焦经营主体急难愁盼问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便民惠民行动,守护城市“烟火气”,助力消费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流动摊贩乱摆卖、占道经营,成为城市管理中的一大顽疾。一些流动摊贩每天和街道社区干部及城管队员“斗智斗勇”,“你来我跑,你走我来”的“躲猫猫”现象始终难以根治。


        为保就业、优环境、促消费,东城街道积极探索新管理模式,既让“地摊经济”充满“烟火气”和人情味,又让城市管理井然有序,积极提振大众消费信心。该街道坚持民生为本,因地制宜,通过与城管执法和社区等单位沟通协调,实地调研走访,对流动商贩数量、经营范围进行全面摸排,在充分考虑方便居民生活和经营商户切实利益基础上,设法创造摊点经营“合法空间”。


        实施“疏堵结合、设点安置、规范经营”管理模式,按照瓜果蔬菜、服装百货、餐饮小吃、修修补补等经营形式,陆续在东顺河社区胜利路附近设立了东顺河果蔬便民点,张孔社区国祯广场、天润·誉坊美食街,东茂南路便民点,取缔小摊贩自发组织的翠园小区夜市,就近增设顺河社区文昌街夜市等便民点,引导流动商贩每天定时定点“安家落户”。


        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向经营户宣传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要求,不断增强摊主的文明城市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达到摊群经营不影响居民生活、不影响市容环境、不影响交通通行。通过明确经营户、街道社区和城管执法的“主体、监督、巡查”责任,形成自我管理、监督与日常巡查统一的闭环管理。


        “自从搬到这以来,大家都自觉了很多,主动增设垃圾桶,及时清污。这里环境好,食客多,生意比之前好多了!”在文昌街,灌饼摊位的张老板高兴地说。


        “小摊点”折射“大民生”。下一步,东城街道将针对小摊点流动性强等特点,主动顺应发展变化,聚焦群众需求,持续跟进社区便民点建设,加强规范管理和服务力度,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切实为广大市民营造安全文明、整洁有序的宜居宜业生活环境。(尚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