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在听说习总书记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消息以后,我十分激动。作为一个种植大户,有些种植的品种3或5年是见不到收益的,如果短暂性的承包,经济损失不可估量。现在好了,你看我流转的土地,药材与果林结合起来套种,就算6年才能见效益,我也不怕了。”正忙着回收防风药材的唐人药业负责人刘艳涛介绍道。
大户:心里更踏实了
近年来,田营镇以土地的快速流转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速度,将大规模、整村的土地流转作为重点工作。尤其是在党的十九大以后,鼓励更多的专业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能人大户加入到农业持续增收的大军中,让流转出土地的群众和承包土地的大户都能吃上“定心丸”。界首唐人药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几年前,唐人药业在界首市东城产业园建立了自己的公司,为减少运输、包装、生产链的中间环节和费用,负责人刘艳涛将种植基地搬到了田营镇魏窑村。在一番准备工作以后,刘艳涛共流转了该村土地2300亩,用于中药材种植。同时,在技术支持下,唐人药业采用“果林”与“药材”套种的方式合理布局土地。果林主要栽种美国薄壳山核桃(碧根果),6年见收益。在此期间,大力种植马铃薯和黄芩、黄芪、白术、白芍、防风、板蓝根等中药材,一年即能见收益,实现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有机结合。
除了刘艳涛,达城农场的负责人范思明也在谋划着升级自己的林业栽种技术,扩大种植力度。“我很早就开始研究农业种植品种,自己更偏向于种植景观树,比如美国红枫、楸树等。现在农业政策越来越好,我们也有更大的信心和热情投入进去。”
农民:钱袋子更鼓了
“土地其实是我们老百姓的命根子,为啥我们现在愿意把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主要是流转土地的同时,俺和老伴儿也有时间到农场里面打工挣点钱,这是个好事啊。生活好了,身体也强壮了。”今年74岁的李桂华是高窑村的贫困户,见到李桂华时,她正在认真的收中药材,不一会儿,就收满了几袋子的防风。
除了李桂华,唐人药业有限公司每天参与回收药材与播种马铃薯的约有120人,其中包括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3人,每人每月可为家庭增收2000元左右,是真正的帮助贫困户家庭富了钱袋子。
“我们现在努力要做的是如何让贫困户稳定增收,而不是阶段性的增收。所以必须要将新型经营主体作为踏板和平台,联合全镇的种植大户,升级农业,带动致富,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田营镇党委负责人介绍道。
据了解,田营镇2017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000余亩,其中新建瓜果蔬菜种植基地800亩,新增苗木花卉种植面积4000亩,总体绿化面积达1.6万亩,重点致力于打造万亩生态防护林和万亩森林公园。同时,依托5个村集体经济实体,带动16个专业合作社、45个家庭农场强力发展,帮助300余户贫困户稳定增收,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群众富裕”的良好互动格局。(王苗苗)
大户:心里更踏实了
近年来,田营镇以土地的快速流转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速度,将大规模、整村的土地流转作为重点工作。尤其是在党的十九大以后,鼓励更多的专业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能人大户加入到农业持续增收的大军中,让流转出土地的群众和承包土地的大户都能吃上“定心丸”。界首唐人药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几年前,唐人药业在界首市东城产业园建立了自己的公司,为减少运输、包装、生产链的中间环节和费用,负责人刘艳涛将种植基地搬到了田营镇魏窑村。在一番准备工作以后,刘艳涛共流转了该村土地2300亩,用于中药材种植。同时,在技术支持下,唐人药业采用“果林”与“药材”套种的方式合理布局土地。果林主要栽种美国薄壳山核桃(碧根果),6年见收益。在此期间,大力种植马铃薯和黄芩、黄芪、白术、白芍、防风、板蓝根等中药材,一年即能见收益,实现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有机结合。
除了刘艳涛,达城农场的负责人范思明也在谋划着升级自己的林业栽种技术,扩大种植力度。“我很早就开始研究农业种植品种,自己更偏向于种植景观树,比如美国红枫、楸树等。现在农业政策越来越好,我们也有更大的信心和热情投入进去。”
农民:钱袋子更鼓了
“土地其实是我们老百姓的命根子,为啥我们现在愿意把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主要是流转土地的同时,俺和老伴儿也有时间到农场里面打工挣点钱,这是个好事啊。生活好了,身体也强壮了。”今年74岁的李桂华是高窑村的贫困户,见到李桂华时,她正在认真的收中药材,不一会儿,就收满了几袋子的防风。
除了李桂华,唐人药业有限公司每天参与回收药材与播种马铃薯的约有120人,其中包括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3人,每人每月可为家庭增收2000元左右,是真正的帮助贫困户家庭富了钱袋子。
“我们现在努力要做的是如何让贫困户稳定增收,而不是阶段性的增收。所以必须要将新型经营主体作为踏板和平台,联合全镇的种植大户,升级农业,带动致富,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田营镇党委负责人介绍道。
据了解,田营镇2017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000余亩,其中新建瓜果蔬菜种植基地800亩,新增苗木花卉种植面积4000亩,总体绿化面积达1.6万亩,重点致力于打造万亩生态防护林和万亩森林公园。同时,依托5个村集体经济实体,带动16个专业合作社、45个家庭农场强力发展,帮助300余户贫困户稳定增收,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群众富裕”的良好互动格局。(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