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法院刑事审判庭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实实在在找问题,规规矩矩想办法,集思广益,多管齐下,创新审判管理模式,多举措规范刑事审判,牢牢把握大局,切实提升新形势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
一是在规范刑事审判流程上下功夫。该院刑事审判庭针对电脑分案,鞭打快牛的弊端,改为由庭长具体负责分案,并结合审判实际和刑诉法及最高院审判管理的规定,利用人工与计算机网络相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刑事审判流程,对刑事案件审理的程序监控和节点管理进行科学配置,规定立案、分案、排期、开庭、结案、执行、归档、审限等八步法工作方式,环环相扣,节点衔接,流水作业,形成一套提示、督办和超审限责任追究的科学审判流程管理体系。
二是在刑事诉讼程序上下功夫。该院要求刑事审判法官必须熟练掌握刑诉法及其解释的每一章节、每一条款的内容,人人要做到融会贯通,驾轻就熟,完全按程序规范庭审,决不能在程序问题上出错。结合刑事审判实际,提升刑事审判质量,依照刑诉法及其解释的规定,该院刑庭先后制定了《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操作规程》、《证据收集审查判断规则》、《庭前会议操作规程》,切实把握证据关,确保刑事庭审质量,力求把每一个刑事案件办成铁案,切实提升新形势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
三是在司法公开上下功夫。司法公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力度呈现于世人面前,该院紧紧抓住司法公开这一平台,于2014年1月开始着力推进裁判文书上网公开。以他律推动自律,提升法官素能、防止司法腐败、维护司法独立、树立司法权威。迫使法官“亮家底”、“晒水平”、“揭遮羞布”,提升裁判文书质量和自身素能。真正做到阳光司法、公正司法、廉洁司法,推动司法公信力提升。
四是在附带民事诉讼调解上下功夫。该院刑事审判庭把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工作,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抓手。在审理交通肇事、故意伤害等涉及民事赔偿案件时,规定“先调后刑”的原则。该院刑庭不断强化法官的调解意识,定期培训、交流调解经验,提高调解技艺。在个案调解上,要求承办法官仔细研读案件的要害所在,研究当事人的性格、喜好、心理、家庭社会背景及文化层次和社会阅历,制定调解预案,找准切入点。在具体方法上,采取车轮战法,由孤立调解变群体调解,利用集体智慧和力量,不厌其烦,加大调解周期和力度,力促和解。同时还善于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包括利用陪审员的广泛社会联系及了解社情民意的优势,发动基层的调解委员会等各方调解资源,深入群众,依靠群众,从解决被害人根本问题入手,避免短期效应,深入化解矛盾,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形成了一套调解为先、剖析过错、政策激励、教育感化、保障兑现的工作思路。调解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季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