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媒体看界首

界首创新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19-02-15   来源:阜阳日报  阅读:9419次  

质量就是生命,对一家企业发展如是,对一个县域经济发展亦如是。
近年来,界首市大力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围绕“打造循环经济全国品牌、工业经济全省品牌”的目标定位,聚力工业经济,致力科技创新,全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18年,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6亿元,同比增长1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1.6亿元,增长13.9%。
增速稳中有进的背后,实为界首经济从“速度领跑”向“质效领先”的嬗变。历经多年领跑阜阳乃至全省的高速增长之后,界首经济增长的重心已坚定地向寻求质量转变。一组荣誉可以见证界首蝶变——连续3年入选全国投资潜力十强县(市),跻身全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县(市)第5位、增长10快县(市)第2位。界首高新区在全省开发区考核中位列第6、皖北第1,今年有望获批国家级高新区。
界首市强旺集团是一家集调味食品加工、生物工程、食品科技研发、国际贸易为一体的出口型实业公司。新春伊始,记者来到该公司时,只见行管已经提前上班,安排着新一年的生产计划。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界首市委市政府的帮助下,2018年,企业顺利与中盐集团达成合作意向,有望在今年实现跨越式发展。
“目前,公司旗下有‘功能性复合调味品生产区’、‘多品种盐生产区’、‘强旺公司科技园’、‘营养与健康产业园’4个研发生产基地,中盐集团与我们合作,有意在界首打造多品种盐和功能性食品研发和出口基地。”企业负责人表示,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总产值48.6亿元,成为国内同行业第一大生产工厂。
强旺集团的发展只是界首市坚持质量变革,大力优化产业结构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界首市确立了“一主两特”主攻方向,即以循环经济为支柱产业,以营养与健康、机械制造为特色产业。2017年以来,累计注册商标1993件,获批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23个,名牌产品16个。指导23家企业完成52项产品标准制定与公示;累计主导或参与修订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6项,团体标准1项,县域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越走越宽。
实现效率转换,是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界首市坚持效率变革,大力优化资源配置,全面开展工业企业综合评价,优化土地、能源、资金、人才、环境容量等要素资源配置,建立“高进低退”机制,引导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倒逼低效企业转型发展。2016年以来,该市支持企业技改投入达86亿元,新增工业产值211.4亿元、税收15.2亿元;累计清理盘活低效闲置用地2678.35亩,关停、拆除“小散乱污”企业983家,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1个、绿色工厂3个、绿色设计产品2个。同时,积极推进“机器换人”,建设数字化车间、工厂,“两化融合”贯标试点示范企业达7家。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动力源于高端人才。近年来,界首市还坚持动力变革,大力积蓄创新发展后劲,先后举办“院士专家界首行”、“绿色工业过程”国际峰会、“创客中国”绿色工业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邀请50多位国内外院士专家把脉问诊创新发展,打造工业经济高端智库品牌,“院士经济”成为界首工业发展新引擎。同时,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近百家企业与北京大学、中科院、中科大等60多家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协议350余份。目前,界首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2.4%,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件,居全省县级前列。
“我们还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和‘进千企、访万户、惠民生、聚民心’大走访活动,不仅有效解决了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有力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界首市负责同志表示,在大走访活动中,该市共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118个,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在2018全省民营企业百强榜中,华铂科技、天能集团跻身民营企业百强,华鑫铅业、东锦科技等8家企业跻身纳税百强,强旺集团跻身进出口企业百强。
界首市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省委、市委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抓好园区发展、平台提升、环境优化、项目招商、企业服务等工作,全力打造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界首样板”,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大美阜阳作出应有贡献。(任秉文 许宁 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