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文明界首

田秀英:31年为瘫痪丈夫、精神分裂症女儿和外孙撑起一片天的坚强女性

发布日期:2025-08-22   阅读:152次  

田秀英,女,1953年12月出生,顾集镇李翠村村民。

女儿突患精神分裂症,她为母则刚

田秀英幼年丧父后,随母亲一起到继父家中,挨打受骂都是常事,既要照顾几个同母异父弟弟,还要去地里干农活,简直像牲口一样忙碌。那时,她非常渴望长大逃离这个家。1973年,20岁的她经人介绍认识了樊万里,短暂相处后,便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她与丈夫分工合作,丈夫挣钱养家,她在家照顾孩子,感情越来越好。

1974年,田秀英生下了女儿,取名秀彩。她在家照顾孩子,丈夫拼命挣钱养家,生活越来越好。后来,她又陆续生下了大儿子和小儿子,一家五口其乐融融。初中毕业后,秀彩不愿继续上学,便帮她料理家务。不久,村里人给秀彩介绍了对象,经过相处,两人于1994年结婚。

婚后,女儿和女婿想要外出挣钱,田秀英担心女儿从没外出过,怕其受委屈。女儿便说自己与同村人一起出去,没有问题。就这样,她同意让女儿出门打工。不久,同村人来电话通知田秀英:“厂里发生了安全事故,秀彩虽然身体没受伤,但是精神受了刺激。”她赶忙赶到务工的地方,将女儿带回了家中。她带着女儿奔波看病,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出具的诊断书都是精神分裂症。她实在想不通,女儿到底遭遇了什么,才患上了这个病。

女婿得知秀彩生病后,陪着一起求医一段时间后,便继续出门打工挣钱。田秀英只得将女儿接回家中照顾。女儿发病时会大喊大叫,甚至动手打人,她每次都不忍动手打女儿,只能将其锁在家中,避免其出门伤人。

丈夫瘫痪在床,她坚持照顾25年

丈夫看到原本机灵的女儿秀彩变成如今这个样子,整日郁郁寡欢。1995年的某天晚上,丈夫突然说不清楚话了,身体也向一边倾斜,田秀英眼疾手快拉住了丈夫。随后,她喊来小儿子,让其出门向邻居求助。当天夜里,在邻居的帮助下,她将丈夫送到了界首市人民医院。

由于病情发展迅速,丈夫因及时抢救,捡回了一条命,但却瘫痪了。田秀英看到病床上的丈夫,想到还有3个孩子需要照顾,不得不扛起家庭重担。她同时照顾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女儿和瘫在床上的丈夫,还有兼顾地里的农活,忙得像个陀螺一样。为了防止女儿发病,她按时给女儿吃药,从不敢忘记。为了让丈夫站起来,她自己学习按摩技术,每天给丈夫做训练。

1996年,女儿病情稳定后,女婿将女儿接回了家中。不久,秀彩怀孕后,女婿便将其托付给田秀英,自己则出门打工挣钱。1997年,秀彩生了个男孩。看到这个眼睛滴溜溜转的孩子,她的心都被暖化了。从那以后,田秀英就更加忙碌了。既要照顾两个不同症状的病人,又要照顾外孙,还要操持地里的农活,打零工挣钱还债。

为了照顾好这三个人,田秀英希望老天能给自己一天48小时的时间。每天天不亮,她就起来做早饭,然后依次给丈夫、女儿清理大小便、擦洗身体,再给外孙洗漱、穿衣,给女儿、外孙端饭,给丈夫喂饭。忙碌完,等她去吃饭时,饭都凉了。后来,她先给自己盛好饭,等到给丈夫喂饭喂到一半时,趁着让丈夫歇歇的间隙,刚好能吃上还温着的饭菜。

早饭结束后,田秀英便赶紧清洗丈夫和女儿弄脏的床单、衣物。由于他们经常大小便失禁,所以她每天都有洗不完的床单、衣物。午饭和晚饭也是重复上述步骤,一顿饭从做好到吃完再到收拾好,每次都要花费3个小时左右。现在,不用柴火做饭了,用电用气比之前方便多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管田秀英付出多少努力,丈夫都没能站起来。2020年,丈夫去世前,对她充满了愧疚和感激之情。

挣钱养家,她依然扛起家庭重担

丈夫瘫痪初期,平均每年都要进三次医院,每次短则一周,长达一个月。田秀英分身乏术,尽量选择离家最近的医院。这样,她就可以每天往返。早晨给女儿和外孙弄好饭后,她带着早饭赶去医院喂丈夫吃饭。中午和晚上,她重复上述步骤。等到晚上喂完丈夫吃饭后,才赶回去收拾家务。她在医院照顾丈夫时,还会特意拜托邻居帮她注意家里的情况。

丈夫人虽然瘫痪,但脑子是好的。看到自己从顶梁柱到如今大小便失禁的瘫痪病人,总是有无端的怒火。有时,他对待妻子说话也夹枪带棒的,妻子都耐心安慰她。为给丈夫治病,她向亲友借了好几万的外债。她为人老实,有钱总会想着尽快还给亲戚。

为尽快还债,田秀英在照顾两个病人和外孙的间隙,总是到处打零工。扛板砖、种生姜、建筑工地拎水泥……只要给钱,她都接活。有时为了抢到扛板砖的活,她只得将自己的工价压到最低。有些老板看年迈的她混在这群男劳力中,便会优先选择让她来干。

提起这些过往,田秀英忍不住哭着说道:“要没有政府帮我们,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自从脱贫攻坚政策实施以来,她家被识别为贫困户,丈夫和女儿都享受到政府补助,她还养了6头羊。女儿还办下了慢性病证明,吃药也能报销一大半,减轻了不少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