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本地新闻

高温下的“湿地守护者” 用汗水筑牢生态屏障

发布日期:2025-07-30   阅读:325次  

连日来,持续的高温炙烤着皖北大地。在安徽界首两湾国家湿地公园内,一群身着深绿色制服的巡护员,依然头顶烈日,在高温的“烤”验下坚守岗位。他们每日穿行于湿地的各个角落,用汗水默默守护着这片珍贵的生态净土。


近期,湿地堤坝两侧芦苇生长格外茂盛,繁密的枝叶延伸至路面,给过往游客和村民的通行带来不便。清晨,巡护员们已如往常一般,骑着电动车或自行车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们两三人一组,手持镰刀、钉耙等工具,一边清理侵占路面的芦苇,一边警惕地巡查是否有捕鸟、捕鱼等破坏湿地生态的行为。镰刀挥动,带刺的芦苇应声而倒;钉耙紧随其后,将散落的枝叶归拢成堆;电动三轮车马达轻响,满载着清理成果驶向集中处理点。这套行云流水的操作,源于他们经年累月配合形成的默契。


然而,在近40℃的高温炙烤下,看似简单的动作重复千百次,是对体力和意志的双重考验。汗水早已浸透了他们的深绿色制服,在烈日下晕开大片深色的印记。


巡护员老张抹了把脸上的汗珠,笑着说:“天是热了点,但路宽敞了,大家走起来安全,看着也舒心。这点辛苦,值!”


安徽界首两湾国家湿地公园属典型的永久性河流湿地,规划总面积达504.34公顷(含临泉县谭棚镇104.5公顷),其中湿地保护面积319.76公顷,湿地率高达63.4%。作为区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其生态区位价值不言而喻。


为了有效保护湿地内的生态环境,湿地公园管委会聘请了9名巡护员,均为湿地沿线村庄的村民,负责湿地区域范围内分段巡护管理。巡护员们日复一日的辛劳,是湿地生态安全最坚实的保障,他们不仅是道路安全的“清障工”,更是湿地生态的“守护者”。维系界首两湾湿地这片碧水蓝天、鸟语花香的家园,既离不开每一位巡护员的默默付出,更呼唤着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赵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