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01 阅读:1107次
盛夏时节,在王集镇巷道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数十名村民正忙着砌筑沟渠、平整路基,机器的轰鸣声与劳动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我就负责支盒子板和抛光,每天能挣到200元,既能挣钱又不用出远门,这个‘以工代赈’项目真给力!”说起在家门口就能做工挣到钱,比起背井离乡去外面打拼,王集镇朱庄村村民王登峰很是满意,晚上回家能和家人团聚,既能照顾家里,钱也没少挣,真的想不到还有这样幸运的事。
据了解,今年以来,王集镇把“以工代赈”项目作为民生实事工程与就业帮扶的重要抓手,该项目总投资345万元,硬化巷道27000平方米,涉及到郝王和朱庄2个行政村,按照“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的尽量不用专业队伍”的要求,优先吸纳农村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易地搬迁脱贫群众和因灾需救助人口等困难群体,带动当地务工群众不少于145人,发放劳务报酬不低于120万元,切实将“民生路”打造成“致富路”。
“以前巷道坑洼不平,一到雨天路面泥泞,老人孩子外出很不方便,现在政策好了,不仅给我们把村里的路给修了,还顺带着让我们在村里打份工,路修好了,环境美了,连串门的邻居都变多了”参与务工的郝王村村村民王大爷看着家门的道路,不由得连连称赞。
王集镇作为一个农业乡镇,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留守劳动力工作机会少。“以工代赈”项目通过“群众参与劳动+劳务报酬直发”的模式,既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又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有活干、有钱赚、有盼头”,实现了“赈”的初心。
下一步,王集镇坚持“什么利民干什么,什么便民做什么”的工作思路,紧盯群众在交通出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把“以工代赈”项目作为撬动乡村振兴、就业带动的“杠杆”,充分发挥以工代赈项目在促就业、惠民生上的积极作用,凝心聚力“赈”出乡村振兴新图景。(赵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