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本地新闻

大黄镇:“林长制”守护生态宜居乡村家园

发布日期:2024-03-11   阅读:706次  

  “守护这片林!”眼下,正值植树季,在大黄镇彩叶林种植基地,护林员们带着绿色使命穿梭其间。如织的游客呼朋引伴,漫步林间小道,或拍照、或野餐、或休憩,仿佛置身桃花源中,随性而为、自然而行,好不修身养性。


  辽阔皖北沃野千里,悠悠淮河奔腾不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绿色田园有着别样期待。万亩彩叶林种植基地就位于阜阳界首市,覆盖大黄镇、新马集镇、邴集乡、东城街道城区,培育着金叶榆、加拿大紫荆、金叶柏、蓝冰柏、规划、金叶刺槐、美国红栌等50多个品种的彩叶树种,总规模达到2万余亩,一年四季都昂扬着绿意。


  “植一片新绿,保一方生态,富一方百姓!”作为植树造林龙头企业的界首市佳琪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胡仲华眼中满是自豪,加拿大留学归来的他,看中了皖北地区气候适宜、土地平整,适合机械化、规模化农业种植的优势。于是,他带领家乡父老乡亲纷纷变身“栽树人”“护林员”,让绿色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


  “要说俺啥身份,那可多了。家里土地流转后,俺当上了护林员,还在基地林区打工。挣得比原来多不说,每年大家伙的钱还存进去享受分红,俺村有学问类管这叫‘绿色银行’!”前来巡林的肖楼村护林员肖克路欣喜的告诉笔者,“环境还好类,空气都是清凉清凉的。一进林子,坏心情都找不到了!”


  这边,前来开展新春植树活动的镇林业站站长李超还详细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包括土地流转、就业务工、入股分红、社会捐赠等门类,植树造林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了超过1.6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成了村民致富的“摇钱树”。这样的动人牵手,让植树造林这一造福工程,真正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政策引领、龙头带动下,界首市大黄镇积极发动群众植树造林,建立了一整套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举措,69名护林员带领广大群众“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不断维系着国土绿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候鸟保护、森林防火、自然保护地建设、古树名木保护、城市绿化等林草资源管理。


  截至目前,该镇森林绿化率超过28%。数字背后,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高效、生活富裕轮动提升乡村振兴新画卷的徐徐铺展。


  “今年大家伙栽下的苗苗,明年又是一片生态林、发财林!”指着希望的原野上新育的树苗,肖克路满脸充满希冀。(姚易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