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3-08 阅读:955次
眼下,在大黄镇李大村,该村农家书屋围绕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诉求,利用书屋电子阅览、培训手机“学习强国”、开通乡村“大喇叭”等功能,只需键盘敲一下、手机点一下、喇叭播一下,让各种知识从农家书屋传遍千家万户。同时,农家书屋定期举行“兴农沙龙”,近期,针对小麦病虫害防治、杂草处理、墒情把握等知识,召集大户谈想法、说体会、取经验,做到谈明白、悟实在、充电快,并培养出一大批像“界首市十大杰出农民”见宝林这样的种植能手。
在李大村标准化农家书屋,同学们围坐一团,如饥似渴的阅读着心爱的书籍,图书管理员史芮萍娴熟的登记着读者信息,快速地传送到界首市图书馆联盟信息系统,将小读者的朗朗读书上云,成为更有针对性的阅读企划。
史芮萍通过界首市图书管理联盟网络云平台、线下共享台,将本村书屋全市纳入图书馆联盟,做到书籍统借统还、按需供应,兑现了对读者们有求必应、有学送达的承诺,实现“一处书香地,满城读书人”的悦读体验。
“我们就是服务群众的呀,把大家担心的留守问题纳入其中。用更好的爱好充盈孩子们的心灵,就迎刃而解了。所以,我和孩子们一起加油啊!”这边,李大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史芮萍喜不自胜,刚刚被评为“全省优秀农家书屋工作者”的她,颇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据悉,史芮萍积极推进农家书屋融学习、娱乐、沟通于一体,让书声阵阵成为乡村日常。“一子落”带来的是“满盘活”,教育的根本不是灌输,而是用一棵树摇晃另一棵树,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换个角度,留下的,是书香,更是孩子们充盈的心灵,文脉的传承。
近年来,在史芮萍的积极努力下,李大村村建起了农家书屋,协调市文旅体局,利用赠送或采购的方式,集中了科技种养、文学名著和适合学生儿童阅读的图书。同时,专门配备文化协管员负责图书室管理,制定开放日、借阅和值班值守等制度,切实巩固乡村文化阵地,真正做到农家书屋建设好、运营好、利用好。截至目前,李大村农家书屋已建成界首市标准化农家书屋,图书保有量达到3000册。
作为该镇2019年开建的文化事业民生工程,李大村农家书屋在2020年下半年起投入使用。每逢周末,周边群众都会三三两两的赶来开展读书活动。为了丰富活动效果,除了自行读书学习外,该村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史芮萍还经常邀请市、镇村的专技人员、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开展政策讲解、技能培训等。同时,村民们也会自发前来,开展围棋、象棋比赛,读书分享,一场场丰富多彩的活动,致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据该村党总支书记李德现介绍,在家党员、妇女儿童、种养能手、中小学生、老人群体等是农家书屋的“常客”,大家通过把乡村振兴政策、种养专业技术、安全生产、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方面的知识学懂弄通,不断提升了自身发展能力。大家伙纷纷投身生产发展,村集体经济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2023年首次突破200万元。
在史芮萍看来,做好一名优秀的图书管理员,需要念好“三字经”。一是走出去,让农家书屋“接地气”。李大村农家书屋组织人员利用农家书屋种植技术,会同科技特派员纷纷深耕生产一线。特别是春耕备耕关键节点,不仅带去无人机施药,还送来种植技术,让全镇2.5万亩小麦有了“田保姆”,搭上了“科技快车”。二是点起来,让农家书屋“聚人气”。该镇围绕乡风文明、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知识诉求,利用书屋电子阅览、培训手机“学习强国”、开通乡村“大喇叭”等功能,只需键盘敲一下、手机点一下、喇叭播一下,让各种知识从农家书屋传遍千家万户。三是请进来,让农家书屋“冒热气”。农家书屋定期举行“兴农沙龙”,近期,针对小麦病虫害防治、杂草处理、墒情把握等知识,召集大户谈想法、说体会、取经验,做到谈明白、悟实在、充电快,并培养出一大批像“界首市十大杰出农民”见宝林这样的种植能手。
随着深入的发展,史芮萍协调增添了桌椅和教具,增设了图书角,成为了更加舒适文明的全民阅读阵地,颇具现代审美风貌,环境明亮舒适、配套设施完善、图书陈列整齐、服务专业周到,来往村民络绎不绝。同时,书屋又在界首市图书馆的支持下,实现了与界首市图书馆的借还共享,让村民借书更加便捷。(姚易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