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本地新闻

大黄镇:“多点开花”擦亮乡村治理“金字招牌”

发布日期:2024-03-04   阅读:641次  

  早春,大黄镇已是绿意盎然,一条条柏油马路串联着风采各异的传统村落,一个个农家小院外面车辆停放整齐,连片的设施大棚里熟透了的草莓幽香阵阵,田野里机声隆隆,高标准农田建设如火如荼,乡村建设带来的宜居宜业幸福美景正徐徐铺开。


  去年以来,大黄镇狠抓农村基层组织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政府引导、科学规划、试点示范,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先后投入各类资金改善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社会服务。


  “乡村建设需要各单位、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更需要有项目支撑,没有真金白银的投入,乡村建设就是一句空话。”该镇乡村振兴工作站站长孙玉峰说,大黄镇通过完善机制、多方筹资,打造出乡村建设的路线图,坚持规划先行、项目带动、城乡一体等举措,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建设新路子。


  “这一批货马上要发出去,大家赶快干起来!”眼下,该镇李大村丰云农业有限公司里一派忙碌,负责人徐鹏正和村民们一道把加工好的鲜薯、粉条、薯片装箱打包。“我们去年依托‘伏羲蜜薯’的品牌优势,把‘伏羲蜜薯’作为‘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发展。现在,村里种了500亩红薯,形成了集育苗、储藏、加工、线上线下交易于一体的红薯产业链,去年实现利润200万元,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


  走进大黄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郭店村,村东的绿化苗木正装车待运,村西的有机蔬菜基地外地客商排队购买。“一个月有4000多元收入。”正在采摘有机蔬菜的村民小郭说,他毕业后一直在村里蔬菜合作社工作。“能照顾父母,比在外面打工的收入还高!”


  “产业兴、村民富、文明畅”,该村打造了村史馆、读书会、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和文明实践站。全村开展星级文明户认领,每半年开展一次“好婆婆、好媳妇”“星级文明户”评选,该村党总支书记郭天生介绍说,“真是不敢想啊!我们村以前垃圾乱堆、污水乱排。通过乡村建设、环境整治,现在村容村貌大变样。每到节假日都会吸引城里人来观光赏景。”


  据了解,该镇坚持整治与提升并举、生态与发展共赢,有序推动全镇村庄提档升级,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擦亮全省乡村治理示范镇这一名片。(姚易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