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2-23 阅读:844次
“当前正是冬小麦成长关键期,因为前段时间的降雪,土壤墒情更好了。”眼下,虽是冰冻雨雪天气,但大黄镇种粮大户徐鹏说起今年的小麦长势,不由得喜上眉梢。
天公不作美,冰冻雨雪连绵不绝。冬季麦田管理较为轻松,但徐鹏一天都没闲着。前几天,他刚为合作社3000余亩麦田订购了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物资,又联系厂商计划增购一批农业机械,为年后的粮食生产提前做好准备。
“多亏我们建设了大型仓储车间,今年又上马了烘干塔项目,发生的烂场雨才没受太大损失。”徐鹏感慨,去年麦收期间,受较大雨水影响,一般农机无法下地,大黄镇党委政府积极从外地调来大型农机帮农户抢收,合作社则利用原有的8台收割机、4台烘干机对抢收的小麦进行烘干。
据徐鹏介绍,虽然去年夏粮收成略减,但是由于雨水足,良好的墒情为秋粮丰收打下了好基础。为以秋补夏,徐鹏响应政府号召,在2023年秋季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种效果良好,每亩地收获大豆200余斤、玉米1100余斤,比原来只种玉米效益更好。
近年来,大黄镇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科技引领贯穿农业生产各环节,全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做大做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已发展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47家。
“冬闲时节正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关键时期’。在咱们李大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机声隆隆,工人正在进行新打机井、加固井台等收尾工作。”该村总支书记李德现介绍,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水、电、井、沟、渠互联互通,为该村今后规模化机械种植奠定了基础。
无独有偶,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远不止李大村。在该镇郭店村高标准农田,种植大户郭猛谈起现在种地的变化连连竖起大拇指。他在当地流转100亩土地,成立专业化合作社发展规模化种植,自从上级把该村列入高标准农田项目后,土地实现了综合平整,这让郭猛增加了致富信心:“土地综合平整后,我们合作社主动跟当地村‘两委’协调,又流转了100多亩土地发展规模化种植,同时,每亩土地的租金也适度提高。”
同时,该镇还加快探索、实现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作业,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的玉米机收率达96%以上,小麦机播率、机收率均达到100%,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种子包衣、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技术,全区病虫害防控面积4万亩次,群防群治率达96%以上。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改善了排灌条件,也方便了机械化作业,节约了不少劳动力成本,保障了防涝防旱、粮食高质高产。”该镇农业农村分管负责人朱建英介绍说。(姚易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