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2-19 阅读:790次
春节复工,记者走进大黄镇鸭王村富民车间宇宙绳网有限公司,听到电动缝纫机车嘀嗒作业的声响此起彼伏,看到“企业蓝领”们忙着裁剪、缝纫、熨烫、质检、包装等,呈现一派忙碌的景象。
一道道先进生产工序,一双双巧手的精心缝制,一件件精美的绳网成品呈现在眼前……正是这一个个家门口的“小车间”,撑起了乡村振兴的大舞台,吸纳当地众多留守妇女实现了家门口灵活就业。
“春节过后,分布在公司各个车间的70多名员工基本上都全员复工并达产。这几天工人们正忙着赶工,有一批销往东南亚国家的外贸订单快到交货时间了。”该公司负责人王占合对记者说。
据介绍,宇宙绳网有限公司始建于2010年4月,是当地返乡创业农民工王占合创办的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外贸出口、品牌加工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绳网生产企业。车间根据年龄分配工种,优先录用脱贫户、监测户、边缘户等‘三户人员’,对上了岁数的村民或残疾人,根据他们的身体情况也可以安排工作。现在这个车间以吸纳附近留守妇女为主。一般普通工人平均月工资4000多元,技术人员最高月工资可拿到1万元。
“因家里情况特殊,孩子爸爸因患有疾病身体不太好,家里的两个老人还需要照顾,没办法出去务工。来这里上班,工作环境好,工作时间灵活,工资也不低。细算账,在这儿赚的不比在外务工少!”来自鸭王村村的脱贫户郭继梅一边忙活,一边向记者介绍说。
大黄镇紧邻城郊,辖7个行政村、4万亩耕地,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群众收入,该乡确定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思路,制定出多项鼓励政策,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带动农户以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加入产业发展。
鸭王村产业园成了带动当地村民增收的香饽饽,“下地上班去”成了村民的口头禅。发展绳网产业产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不出村就能挣钱,还能照顾好家庭,村民摇身变成了“上班族”。在渐暖的日光里,鸭王村绳网生产正有序进行,成为打开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撑起乡村振兴的“致富伞”。
据了解,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该镇紧盯家门口就业发展主线,积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吸纳留守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目前,已累计带动2000余名闲散劳动力就近灵活就业。(姚易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