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2-09 阅读:2235次
“镇里领导、村干部一身土一身泥地为我们村做事情,让我们非常感动。昨天晚上我打电话对在外的子女说,有这样的好干部,咱们老百姓心里更踏实,身上更有劲。孩子们在家过年就走的都是干净光鲜的路了。”眼下,正值大黄镇畅通道路攻坚时期,村民李梦华自豪地说。
近年来,大黄镇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以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做好系统谋划,把一件件为民小事做好、做到群众满意。该镇通过先走访再研判,摸清底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规律,对于起步晚、底子差的脱贫村筛子李村来说,什么是群众的急难愁盼,什么是关系密切,什么就是政府要做的工作。经过镇干部、村干部多日的走访,摸清了筛子李村的情况:道路出行不便、排水化污亟待解决。为此,镇、村、组三级干部多次实地查看研判后决定,以小金庄自然村为试点,将主干道路两侧的私搭乱建物清除,道路拓宽硬化两米,同时,对破损路面进行修补,一并解决原有道路局部积水问题。
谋划早,落点实。该村确定工作方向后,干部与在家群众,尤其是有威望、有声誉的群众代表、离退休干部多次面对面沟通交流,宣传整治内容、好处与意义,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化解他们的担心和忧虑。在充分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制订了《筛子李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并公布在“小金庄老少爷们”微信群内,进一步明确施工方式、面积和预算,给群众及时正面引导。
“垃圾堆在我家宅基地,马上我们要盖新房了”“下水管已经埋好了,但邻居就是不让在他屋角留下水口,通不出去”……面对治理过程中,错综复杂的矛盾,筛子李村党总支明确表态,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在镇、村干部的积极协调下,垃圾房找到了合适的位置,下水口留的位置两家都满意……整个过程中没有出现过一次群众阻挠施工的情况。
“凡是好商量,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这都是村民商量出来的结果。”筛子李村党总支书记李上海说,“在农村想要解决问题,关键在人。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没有办不成的事。一笔笔捐助,是群众对村子发展的朴素感情和对村里工作的支持,背后更凝结着群众对村干部的理解与信任,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干部干部,先干一步。筛子李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三资”皆无,为解决施工资金问题,镇、村干部带头募集资金,第一批筹集资金到位后,立即组织机械开始进场施工。施工当天,镇村干部全部到场参加义务劳动,铲土的铲土、搬砖的搬砖,以“一线工作法”的实际行动,让群众感受到治理的决心。随着竹编展览馆的开馆成功,越来越多的群众被感染带动了起来,他们主动联系村干部捐款捐物,截至目前,全村共有40多户主动自愿捐赠,累计捐出5万多元的财物。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靠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建设,大家都争做最和美的人。下一步,大黄镇将有力有效推动乡村治理走深走实,塑造乡村风貌新气质,探索共同富裕新路径,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广大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大黄镇镇长申振说。(姚易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