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本地新闻

大黄镇:“微整形”提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大功能”

发布日期:2024-02-07   阅读:859次  

  “我们村终于告别一到晚上就黑漆漆一片啦,村道上的路灯亮了,我们夜晚出行放心多了。”近日,大黄镇李大村村民李慧兰说,村里通上路灯,生活环境改善了,村民幸福指数更高了。


  自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大黄镇李大村以“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为目标,全员参与,确保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大转变、大提升。“感谢党和政府,前几年帮助我摆脱了贫困,如今生活好了,又帮助我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现在村里村外的卫生搞得干干净净,镇村干部还帮我们这些老年人打扫家里的卫生。不能光让人家帮咱,咱也得搭把手、尽份力啊。”


  原来,该镇从人居环境集中整治难点、堵点入手,充分利用当前冬闲时机,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在保持村庄风情和田园风光的基础上,开展净化、美化、亮化行动,改善村容村貌,提升百姓的幸福感、满意度。


  “全村7名保洁员、2名公益岗位和12名志愿者全部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同时,发动群众600余户,拆除旱厕87个、违建16间,清理陈年垃圾数百吨,新装路灯226盏。”李大村党总支书记李德现说,“乡村净起来,增加了颜值,乡村亮起来,村民心里也亮堂了,我们要继续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实处着力,让群众的生活更安心、更舒心。”


  据了解,大黄镇把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作为全镇工作重点,坚持全镇一盘棋,工作一个调,通过宣传栏、横幅、宣传单和微信等形式,引导村民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组织发动村民,开展清洁活动,营造了人人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该镇还建立了长效机制,每月开展一次人居环境观摩评比活动,规范整治行动,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乡村颜值,大黄镇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屋”的原则,逐村逐户对危旧房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了危房存量台账,开展温暖民心的“危房见底”行动。


  “人居环境整治是一场硬仗,尤其‘危房见底’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为了拆除危房,村组干部可没少操心,别看现在大家都很支持,在刚开始时,不仅有危房的群众心存顾虑,不主动配合,干部也有畏难情绪。”该镇筛子李村党总支书记李上海说。


  据李上海介绍,筛子李村是一个脱贫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危房改造力度逐年加大,脱贫户危房实现清零见底,但一般农户危房存量较大,其中很多房屋已多年无人居住,残垣断壁、破败不堪,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而且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为推进‘危房见底’行动,我们村组干部首先是统一了思想,认真分析了村民的顾虑,有针对性地上门做思想工作,同时在全村大力宣传危旧房拆除对消除安全隐患、提升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的益处,逐渐打开了工作局面,现在我们村的‘危房见底’工作已基本结束。”李上海说。


  “前几天这里还是一处危房,危房拆除后通过整治,变成了大家喜爱的‘小游园’。”该镇相关分管负责人毛延庆说,筛子李村在加速推进“危房见底”的同时,还把危房拆除与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在拆除危旧房、残垣断壁过程中,对积存垃圾集中彻底清理,按照“一宅变四园”的思路,在已拆除的空地上见缝插绿,统筹推进“四小园”建设,环境美了,村民们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姚易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