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1-22 阅读:745次
平整、耕地、育苗、种菜……1月19日,走进田营镇姜楼村美娜农民专业合作社,菜苗翠绿欲滴、长势喜人,合作社负责人姜丽娜正忙着和工人们给育好的菜苗浇水、除草,一幅幅人勤春早的田间美景图也随之悄然铺开。
姜丽娜说:“大棚蔬菜要算好时间差,要学会错季销售,还要肯下功夫。”作为合作社负责人,她的一颗心始终拴在地里的大棚上。“优质壮苗是蔬菜健康成长的基础,这个棚里的辣椒苗已经“四叶一心”了,可以移栽了。”“甜瓜苗需要浇点水。”有着多年育苗经验的姜丽娜显然已是行家里手,她一边熟练侍弄着不同的种苗,一边与工人交流着种苗的培育状况。
为保障蔬菜种植,合作社早早就启动了育苗工作,雇佣了附近的村民,开足马力育苗栽种,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忙碌而充实的工作吸引村民就近务工,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姜楼村村民王美英说:“现在家里也没有什么事儿。每年这个时间,合作社就开始育苗、种菜了,我们过来干活还能挣点零用钱,补贴家用。”
“现在天气好,所以我们要趁着这段时间把白菜、花椰菜全部移栽到大棚,过段时间再种甜瓜。”姜丽娜说,早育苗、早移栽,加上后期严格管理,可以让这批蔬菜提早上市抢占市场。
接着,她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一季小麦、玉米或红薯,一亩能挣4000多元,种花生一亩挣五六千元。种植大棚蔬菜一年至少能挣一万五六啊!而且咱这离城近,蔬菜不愁卖。”
“传统农业效益低、见效慢,为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我们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高效种植,通过引进新品种、反季节种植、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等方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和新活力。”田营镇党委书记桑起说。
找准了路子,更要做好跟进服务。为了更好服务农户,田营镇积极对接农技专家,组成帮农助农服务团下沉到一线,督促指导农户加强设施农业管理。同时,通过微信、短信等方式,及时向农户、群众讲解和宣传蔬菜栽植技术,全方位做好技术服务保障等工作。
产业发展是村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田营镇通过积极鼓励引导农民发展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的设施农业,推动设施农业提质增效,推动种植农户致富增收,切实让设施农业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新引擎”,持续助力乡村振兴。(李海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