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建设美丽幸福家园

顾集镇:共同致富广开“路”

发布日期:2023-11-14   阅读:628次  

  “走了,上班去了。”一大早,顾集镇顾集村几个村民就招呼着相约去做工。小巷里,几个刚忙完家务的中年妇女说说笑笑就凑在了一起,上班的地方距家只有200多米。


  她们所在的这个服装加工点要完成一批新订单。“这是我们新上的项目,刚开业一个月。”加工点负责人李翠云说,这个加工点让村里10多个姐妹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


  “近些年,村民们纷纷外出打工,村里剩下的基本都是老年人。”顾集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说,为全面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顾集镇整合优质创富资源,聚合各类致富力量,创新打造共富共同体,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推动乡村产业不断创新发展,各类共富点如雨后春笋。


  闲置农房里建起“小型代加工厂”


  45岁的李翠云这段时间特别忙碌,她隔几天就跑出去联系业务。一个月前新上的秋装和冬装加工业务,这几天就该交第一批货了。“这批货是一家企业委托我们代加工的,一件能挣10块钱左右。”她指着车间里一批刚刚完工的大衣说。


  十几平方米的沿街房里,摆放着各种缝纫设备,5个女工正在工作,加工好的衣服堆满了工作台。李翠云是当地村民,祖祖辈辈以种地为生。“这几年,孩子们陆续进城工作,家里空置出两套房子。”她说,有一次进城看孩子,她偶然得知,一家企业正在寻找代加工点。抱着试试的想法,她联系了一批业务,回村后就把家里两套闲置房利用了起来。临街的一套建起了服装代加工点,另外一套老宅子则改造成了牛仔裤生产加工车间。两个加工点,先后在村里招了十来个女工。工资计件发放,女工们也不固定工作时间。“不耽误农活,也不耽误接送孩子。有事了,还可以将活拿回家去干。”李翠云说,现在,她的两处加工点附近乡镇都知道。


  废弃厂房里建起果酒“加工车间”


  顾集镇南李村一个废弃厂房里,一片繁忙景象。一群上了年纪的当地村民正在分工分批地为瓜果刮皮,相邻的一个小车间里,半加工好的瓜果经过又一次挑选和再加工后,装到酿酒罐子里进一步发酵。


  64岁的张东保在这里已工作了好几年了。“我上午在这里干活,下午回去种地,一天能收入四五十块钱。”他说,这活干着轻松,收入比种地多。


  张东保所在的车间是安徽蕴泉酒业有限公司一个果酒加工点。安徽蕴泉酒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海是当地村民,在外闯荡后回乡创业,他正逢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庭院经济”这些新型农村产业业态的出现,也打开了他的产业发展新思路。


  果酒加工是当地的新兴产业。公司成立后,张海把发展目标放在了村里。加工点全部利用的是当地的闲置房。这些加工点建起来后,村里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赚钱,老人们也有了说话聊天的场所,这种发展模式备受当地村民的欢迎。


  “近几年,我们以发展庭院经济为抓手,着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已初步实现村集体、合作社、企业、村民抱团致富、多方共赢的发展目标。”顾集镇分管负责同志说,目前,顾集镇探索“公司+加工点+致富小院”发展模式,立足服装加工、艾草加工、果酒加工等收益高、门槛低、易操作的产业特质和产业基础,发挥党建共同体多方联动效能,联合商会建设“共富点”,吸纳农村劳动力车间务工、增收致富,成效十分显著。


  顾集镇依托这些“共富点”,聚力打通“党建引领、共同致富”直通车,破解当地老年人务工难题,让当地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政府、企业、村民共同增收致富的新景象。(陈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