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媒体看界首

界首市党员结对帮扶 助力扶贫攻坚

发布日期:2018-12-13   来源:中新网安徽  阅读:2813次  

界首市大黄镇鸭王村共有鸭王、刘庄等6个自然村,人口4620人。现有党小组8个,党员121名。近年来,该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建立了党员干部帮扶贫困户措施及成效台账,开展党员一对一帮扶,助力扶贫攻坚。目前该村第六党小组15名党员,利用自身资源,积极主动帮助贫困户发展,带动21户贫困户,33人进行脱贫,在群众心目中留下了一个个闪光的镜头。

镜头一:夫妻合绳笑呵呵

在界首市大黄镇鸭王村王福庄南北路上,人们每天能看到一对中年夫妇一边合绳,一边说笑,生活的无忧无虑,十分快活。日前,当笔者到该村采访时,村干部用手指着二位身影说:“你今天要采访的人,就是前面正在忙碌的王长海夫妇。”

来到王长海夫妇面前,笔者上下打量了眼前这对夫妇,从他们衣着打扮和说笑,没有看到一丝因贫困而愁眉不展的表情,而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生活的很开心。村书记对笔者说:“现如今,他们夫妇二人之所以能有说有笑,还要感谢共产党员——王洪禄”

王洪禄是鸭王村绳网加工大户,主要生产各色绳网和吊网,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生意相当不错。今年在我市开展脱贫攻坚中,当他得知王长海本人因腿脚行动不便,想出去打工没有人要,妻子有病,孩子又年幼,家庭经济收入主要靠种的几亩地,生活十分困难时,主动向村党小组提出帮扶结对,他把自己绳网原料不收分文押金,无条件提供给王长海夫妇加工,并做到无论质量好坏,加工费全部和别人一样,以每斤5角钱回收。

据界首市大黄镇鸭王村村干部介绍,王长海夫妇人老实又很勤劳,每天总是天明干到天黑,除了吃饭很少休息,所以加工绳网要比一般家庭多,收入自然也就不错。据他本人讲,每天收入在100元左右,每月平均收入不少于300元。党员王洪禄结对帮扶,切切实实解决了王长海家中收入困难问题。

王长海夫妇对王洪禄无私的帮助十分感激,有一天夫妇二人特意登门感谢,王洪禄仅说了一句:“不用谢,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帮扶你们是应该做的事!”朴实的话语,衬托出一名党员扶贫济困的高尚情操。日前王洪禄在大黄镇新兴产业主体与贫困户对接中,主动结对帮扶王长海夫妇脱贫致富的事迹,在鸭王村里被群众传为佳话。

镜头二:山羊声声唱富歌

咩,咩……日前从界首市大黄镇王占顶家院子里,不时地传出山羊声,仿佛是一首欢乐的致富歌。当笔者走进院里,只见手拿着玉米秸秆的王占顶被几十只山羊紧紧地包围,他见村干部王运伟领着笔者来,忙放下手中的秸秆,憨厚的脸上露出微笑,并向我们点了点头,以示欢迎。

王占顶是界首市大黄镇鸭王村王福庄人,据说以前在鸭王工业园区里办过绳网厂,生意相当不错,后来因急需还银行贷款,加上为女儿治病又花去许多钱等原因,导致企业倒闭,家庭贫困。为了给家增加经济收入,摆脱贫困,王占顶曾经想除外打工,因为年龄大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一直在家闲着无事。今年春上党员王占广来到他家,主动提出帮助他脱贫致富。

“我和老伴都是60多岁的人了,干别的不行就想到了养羊。”王占顶对笔者说:“因为一养羊风险小,尤其是咱们当地养的羊很少生病,好养;二饲料丰富,乡下里到处是青草,每年小麦杆、玉米杆、豆秆、红芋秧没人要,都是喂羊的好饲料;三成本少见效快,一只山羊饲养一年,除去成本至少能赚1000元。”

当王占广得知王占顶无钱买羊时,第二天就给他送来现金2万元,并承诺说啥时有钱啥事还,到时不收分文利息,王占广结对帮扶对王占顶来说如雪中送炭。有了钱,他买来母山羊10多头,在自家院里养起来羊,这不前天刚买了7头,他就把买羊的5000多元,一把还给了王占广。王占顶感激地说:“在困难的时候,人家无私地帮助了俺,作为俺也要讲诚信。”

目前,王占顶生活没有问题,家里4亩多地已租赁出去,每年租金4000元,加上他和老伴的低保、养老金,一年总收入将近8000多元。“如今母羊就要产仔,到那时这30只羊会扩大到40至50只,明年轻轻松松还完借款,还绰绰有余。”临走时,王占顶高兴地告诉笔者说:“有镇政府的关心,村党员无私的帮助,俺对今后脱贫致富充满信心。”

镜头三:鸽棚里放飞致富梦

每天早晨,郭继承总是第一个来到养殖场,到每个鸽棚里仔细巡视一遍,看看笼子里的鸽食和水是否需要添加,卫生是否需要打扫。如果那些没有做到位,他会亲自动手去干,实在忙或者有事,就安排工人去做,总之,他对待每一只鸽子,都是那么精心尽力,因为,这里有着他美丽的梦想!

现年29岁的郭继承,是界首市大黄镇大黄镇鸭王村马桥自然村人,22岁那年他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些年来,他在党组织的培养下,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当他看到村里还有少数群众没有脱贫,深感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村里群众脱贫致富。

为此,2014年他顶着家庭和外界压力,把多年来办超市赚来的钱,在界首市大黄镇投资创办了首家肉鸽养殖场,当时有人不解地问他:“你超市办的好好的,为何投资办肉鸽场?再说办场操心不说,养肉鸽风险也很大!”他笑着回答:“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世不能只顾自己吃饱、喝好、穿暖就算了,还要想方设法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他对笔者说:“我当初自己之所以选择办肉鸽场,是经过市场调查和深思熟虑。从销售讲,如今说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而肉鸽又是消费者青睐的食物,不愁没有销路;从养殖上讲,养鸽子周期短,一只鸽子从出生到出售,只需要25至28天;从价格上讲,种鸽一对能卖120至150元,母鸽一年平均产蛋50枚,一枚鸽子蛋按3元计算,一年下来仅鸽子蛋就收入150元。”

目前,郭继承创办的永信肉场,在界首市大黄镇党委、政府关心和支持下,有当初的一个鸽棚,发展到两个鸽棚;鸽子存栏量已达3800对,每年繁殖乳鸽55000只;年收入达40万元。富裕起来的郭继承不忘带领群众致富,他把村里贫困群众吸收到场里上班,每天一般人员工资80元至100元,技术工120元至150元。他还经常为无资金、无技术的贫困群众,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在当地深受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界首时讯 刘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