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10-25 阅读:818次
走进界首市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协作区辖区内的舒庄镇舒庄村杨楼庄薄荷种植基地,300多亩的青翠薄荷长势喜人,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让人陶醉不已。放眼望去,十几名荷农们正挥舞着镰刀熟练地进行收割、运输、装车,现场一派火热繁忙的景象。
“今年的薄荷种植效益怎么样?一天可以采摘多少斤薄荷?镇村纪检委员有没有参与到产业优惠政策落实监督中……”在采摘忙碌现场第三纪检监察协作区工作人员一边询问亩均收益一边对镇村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惠农政策落实、干部工作作风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近年来,该协作区辖区内的舒庄镇立足土地资源充裕、生态环境优良、气候条件适宜等有利条件,抢抓乡村振兴机遇,在“本土特色产业”上做文章,积极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以产业兴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增产增收。
“今年雨水充足,薄荷长势不错,这是今年收获的第三茬薄荷了。”该薄荷种植基地负责人杨永银告诉第三纪检监察协作区工作人员,薄荷种植门槛低、投入少、收益大,界首的土地磷、钾等矿物质养分含量丰富,适宜薄荷等中药种植。
据了解,该村的薄荷进入采摘期后,一年能够采摘四到五次,每亩一公斤干薄荷价格是十二三元,去掉每亩千元的土地流转金,减掉机械、人工及田管等成本,亩均效益可有五六千元。“每天清晨6点半,我就来到薄荷地里采收薄荷,一天就能挣到一两百多元,不仅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在薄荷产业种植基地务工创收的不止脱贫户杨大哥一人,旺季采摘期间每天可接纳周边劳动力20余人,直接带动周边村民增加收入,群众在发展薄荷的“致富路”上越走越宽阔。
今年以来,为精准聚焦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第三纪检监察协作区盯紧“能让百姓富起来”的特色产业,注重盘活协作区、镇、村三级监督力量,发挥“协作区+乡镇纪委+村纪检委员”联动监督机制,成立乡村振兴专项督查组,采取一线走访的形式,常态化深入田间地头、种植基地和农户家中,加大对乡村振兴项目的监督力度,督促乡镇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督查组逐个到辖区内5个乡镇的特色产业一线,重点围绕惠农政策落实、产业资金使用管理、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着力排查产业项目资金铺张浪费、资产管理运行不规范、监督管理不力等问题线索,确保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用在“刀刃”上,让精准有效监督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监督护航产业发展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我们将持续以乡镇纪检监察协作区为抓手,聚焦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堵点难点,着力提升监督质效推动打通“中梗阻”,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为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界首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张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