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本地新闻

顾集镇:法治治理“微风”让群众心里更“畅快”

发布日期:2023-10-25   阅读:839次  

  “我们村黄桃、葡萄种植基地建起来,果酒加工、网络直销等项目也建起来了,我们村能走稳走好致富之路,得益于法治提供强大保障。”近日,顾集镇南李村村书记杨建说道。


  顾集镇南李村只是顾集镇法治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顾集镇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进程中,大力开展“讲文明、重法治、守诚信,争做顾集好人”活动,探索出村级法治治理新模式,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


  法律顾问“掌舵”,跟踪服务避开法律“坑”。“现在有了法律顾问‘掌舵’,我们村干部也能集中精力干大事,不吃法盲亏,我们村的果酒加工产业才能做大做强。”杨建介绍,从技术承包合同到订单销售合同,从集体资金整合到收益分红支配,法律顾问全程跟踪“把关”,为南李村果酒产业避开了发展路上的众多法律“坑”,助力其走出一条村集体特色产业发展的成功路径。“法律顾问知道的真不少,经常给我们讲解法律常识,我们普通老百姓有个家长里短、法律困惑,都要找他问问策”当提到法律顾问,村民应新民夸赞。顾集镇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决策建议、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维护村民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


  培养村村法律明白人,做好家门口的法律服务。“贾书记,我家的地原来就在这里,后来邻居将我家的田地占用了,我应该怎么维权?”在顾集镇小良村,一场由“法律明白人”作为主讲人的主题宣讲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此次宣讲的“法律明白人”正是村书记,村民们一见是自己熟悉的贾书记,显得格外热情和放松。“以前想问个法律问题,自己也不知道给谁打电话问,现在我们村里自己有‘法律明白人’,不仅经常给我们集中宣传法律知识,还经常到田间地头一边讲解法律知识,一边调解矛盾纠纷,随时都能给我们村民答疑解惑。”小良村村民贾付堂说道。


  文化墙上塑新风,村规民约记心中。 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一排排高低错落的小楼房,一幅幅图文并茂的文化墙。走进顾集镇小良村,“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中华美德、讲文明树新风扬正气促和谐……”一行行“村规民约”格外引人注目。近年来,村里的道路宽了、产业强了,但部分村民思想还跟不上,垃圾乱倒、柴草乱堆……此类现象还存在,顾集镇各村以“村美、人和”为目标,由村民代表提出需要纳入村规民约的事项,在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后,制定贴近实际,符合村情民意,突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内容的村规民约。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鲜活事例收集,通过以案释法,广泛宣传,达到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的效果。


  矛盾纠纷不搁置,点对点化解“和”邻里。刘老庄村民张亮亮、张瑜在房屋建设时,因房屋遮阴问题发生矛盾。后经村委会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双方矛盾暂缓。但后期,因建房施工过程中占地问题,致使两家再起纠纷“对簿公堂”。考虑到双方互为邻里,为从根本上平息当事人之间矛盾,镇村干部深入现场,对实地情况进行查看,并充分发挥镇村调解组织作用,就该案件进行调解。调解现场,镇司法所、村干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向双方当事人分别阐述了各自应承担的责任基础上,又对双方的积怨情绪进行了耐心疏导,并适时引用“三尺巷”典故,规劝两家人换位思考,珍惜邻里情分。在镇村干部的悉心劝导下,当事人双方最终握手言和,让积攒多年的积怨化成了互相理解的笑脸。


  下一步,顾集镇将积极针对宅基地使用、土地使用权流转、惠农资金发放等各类矛盾纠纷,依托调解网格,组织各村民组长、网格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顾问等深入各村、田间地头逐户调查走访、制定调解方案,有效化解群众心头的“疙瘩”,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陈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