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本地新闻

任寨:“小板凳”做基层党建服务的“擎炬者”

发布日期:2023-06-25   阅读:972次  

  近年来,任寨乡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增强群众获得感为前提 ,以传党声、收民意、解民忧为目标,通过“板凳会”的方式,利用在村文化广场上、村口大树下、村民家门前干群围坐一起拉家常的形式,对群众进行理论政策宣讲、答疑解惑,开展现场互动、民主议事,收集社情民意、解决民忧,说的都是老百姓关心的“大事”,议的都是改善生活的“热事”,共同谱写了一幅干群同心谋发展的和谐画面。


  小板凳乃百姓之家常用之物品,方便、实用且价廉。以“小板凳”为题寓意当下基层党员干部要心中有民,处处要以“民”为本,真切躬身基层,躬身百姓家中,坐一坐百姓家的小凳子,才能更好的倾听民声,知晓民意,以期为民办实事,解民忧和巩固党在基层群众的政治地位。同时基层党员干部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少坐点沙发(走出办公室),多坐点小板凳(不嫌脏、不嫌弃)或者是冷板凳(不被理解、不被认同),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坚持自己的清心正道,保持清正廉洁简朴的行为作风。


  小板凳“微宣讲”,同心同向提素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在任寨乡杨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杨庄村驻村工作队队长老季开办小讲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党的二十大精神。


  没有常见的宣讲台,没有长篇大论,摆放一张板凳、携带一本书、面对一群群众,搭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最新理论成果的“板凳课堂”,“流动”宣讲员和村民们围坐一圈,用“拉家常”式的宣讲推动党的各项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


  该乡建立由小板凳先锋驿站、小板凳广播站、小板凳调解室、心理疏导室、红脸出汗自洁室、小板凳文化广场等六大板块组成的“小板凳”党建服务工作室。积极引导“为党固守好阵地,为政府凝聚民心,为群众办实事”为服务理念,以“听党话、跟党走、传党情;听民意、聚民力、促发展”为宗旨,倾心打造党员学习教育、党性体检、实践交流、为民服务的微平台。通过宣传党的政策、传播文明新风、调解矛盾纠纷、为群众办实事等,打通宣传、教育、服务、凝聚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该乡开展“板凳课堂”300余次,累计教育党员群众6000余人。


  小板凳“微协商”,调解纠纷强治理


  “感谢‘板凳调解会’,对方不仅认识到错误当场给我道歉,还把欠我的钱还给我了。”每当别人提起村上的“板凳调解会”时,杨庄村村民翟大爷总是赞不绝口。


  该乡杨庄村驻村工作队的两名法官,充分利用来自政法单位的优势,打造“小板凳”法治宣传品牌,就地取材,进村入户,面对面进行法治宣传。创新推出“小板凳”法官工作站,积极推进基层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打造法治乡村社会治理新样板。


  “小板凳”法官工作站,由驻村法官值班,负责日常事务联系和矛盾排查、信息收集及调解工作。把“板凳调解会”开到当事人家中,并且请来周边群众和双方有威望的长辈现场旁听,将矛盾现场进行调解。群众有矛盾了,也可以到村里的“小板凳”工作室,听取法官的调解,有效避免矛盾升级激化。按照边调解边普法的原则,工作站主要通过联络各村户长进行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排查,开展防毒防邪宣传、信访劝导、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将纠纷涉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条例进行现场讲解,用“情”话触动纠纷双方,用“法”语教育纠纷双方。“小板凳”法官工作站运行一年多以来,以党建为引领,完善村调解室和心理咨询室,累计召开“板凳调解会”48次,共调解矛盾纠纷80余件,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600余人次。


  小板凳“微议事”,问需于民解难题


  “建议在我们村里路边上增设个垃圾桶。”“村规民约需要重新制定了”……傍晚时分的老樟树下,任寨乡苗湖村部分村民与乡村干部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板凳会”上商议着村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下一步进展方向。


  “以前开会时,总是把大家集中到村委会的会议室里,拿着文件念给大家听,群众感觉很拘束,现在在群众家门口,大家都愿意畅所欲言了。”苗湖村书记曹自民说。在该村“板凳会”现场,村民与乡村干部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围绕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展开讨论。


  “还以为开会就是形式,没想到真得这么快就解决了。”村民们高兴地说。在召开的“板凳会”上,多名群众反映没有路灯,晚上老人小孩出门非常不方便。会议结束后仅10余天,村委会联合有关单位将村道两旁路灯全部装上,得到群众交口称赞。


  该乡充分发挥“小板凳”作用,坚持“凳子放在哪,党组织就到哪”的原则,积极引导群众共治共享共建,组织群众对基层治理、集体经济发展、移风易俗、平安建设等工作,通过协商议事由群众自己决定。包点干部、驻村干部、村书记带头坐在板凳上问需,党员干部、网格员和志愿者更是当好板凳上的办事者。累计召开“小板凳议事会”164次,收集群众需求11大类、194个小项,为民办实事数量共计2000余件。


  “‘板凳会’是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中探索出的一种新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坐’听说‘理’,进一步畅通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渠道,让群众当主角,充分激发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性。下一步,任寨乡将不断深化‘板凳会’党建品牌,用“小板凳”收集“众智慧”,用“乡土话”传递“新思想”,用“座谈会”架起“连心桥”,助力乡村振兴”任寨乡党委书记宋晓春说。(连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