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脱贫攻坚·界首在行动

邴集:“扶贫+”模式打造扶贫民心工程

发布日期:2017-04-12   阅读:1239次  

  “咱们这些贫困户不光要住上楼房,还拔掉了穷根子,好日子还在后头哩!”在邴集乡邴集村,村党支部书记张文芝说,咱们村是省级贫困村,前几年村里很多乡亲还过的“叮当响”,如今村里在上级部门的帮助下,先后建起了光伏发电、家庭农场、肉羊、肉鸡等特色种养产业,全村九成劳动力全部安置。

  “扶持贫困村发展一个特色产业、建设坚强的村级组织、直接帮扶特困户……”邴集村驻村工作队长刘斌说,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有十项任务,只有找准了“病根子”才能开对“药方子”,只有当好了发展的“领头羊”,才能干好“分内事”。在扶贫产业的选择上,邴集村不但要坚持生态底线,还要因地制宜,找准贫困村、贫困户需求,按照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旅游业等,并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该村建立了三个家庭农场,将贫困户吸入务工。以家庭农场为平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创新政策资金投放模式,采取代资入股形式,将“项目和资金到户”转为“资本和权益到户”,实现了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

  邴集村坚持“脱贫攻坚十大工程、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目标,以脱贫攻坚总揽工作全局,科学制定了《扶贫开发规划》《脱贫攻坚规划》和《产业精准扶贫规划》,积极探索“扶贫+”模式,把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工程结合起来,“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扶贫民心工程”,让贫困村群众自我造血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扶贫+旅游。即把旅游开发与脱贫攻坚结合,该村结合本村特色,发展乡村旅游,实施旅游扶贫工程,打造产业特色鲜明的扶贫旅游村,带动185户600多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扶贫+美丽乡村。即把美丽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结合。瞄准“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分期分批推进民居改造、安全饮水、厕所改造、村庄绿化等多个专项行动,夯实贫困村基础设施,实现贫困村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

  扶贫+林果产业。重点推进“邴集村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采摘园,鼓励贫困村发展特色种养业,打造一批桃花谷、葡萄园、菊花地等沟域经济带,间作中药材、油菜、花生等林下经济,确保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目前,共建成千亩林果基地3个、扶贫车间12个,带动368户、1000个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扶贫+光伏产业。大力推进光伏扶贫试点工作,建成集中式扶贫电站项目32个,带动贫困人口1000人,实现每人每年3000元的稳定收入,彻底摘穷帽,拔穷根,脱贫致富奔小康。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赶考”中,邴集乡以此为“考题”,举全乡之力,在红色土地上奋力书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优异答卷。(孙存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