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召开
发布日期:2016-08-05 阅读:1367次
7月17日,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召开,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市委书记徐会东作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何逢阳主持会议;范力、王子臣、赵学民、张临、应鹏飞、訾冬青、滕敏、周拥军、周明敬等市几套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
徐会东指出,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顺民心、得民心的工作,也是每个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今天的大会,吹响了全市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集结号,动员全市上下尽非常之责、用非常之策、举非常之力、创非常之绩,向贫穷亮剑、向贫困宣战,坚决打赢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
徐会东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增强政治自觉。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政治任务,必须坚决落实、坚决完成。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要以对事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既要扶贫,又要“扶志”,还要移风易俗,帮助群众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难问题。脱贫攻坚是最大的发展机遇,必须狠抓当前,以脱贫攻坚为拉动,推动界首快速发展。
脱贫攻坚是最大的作风考验,全市党员干部必须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再大困难也要上,刀山火海也要进。要把最优秀的人才在脱贫攻坚一线锤炼,把最优惠的政策向脱贫攻坚一线落实,把最优质的项目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把最优厚的资金向脱贫攻坚一线投入,把最优良的作风在脱贫攻坚一线体现。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夯实“三大基石”。第一个基石是基层组织,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走群众路线,使我们的脱贫攻坚工作,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真正把好事办好、让百姓认可。第二个基石是政策落实。政策落实的关键,一要掌握政策,二要掌握实际情况。镇村要把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核查清楚,梳理出来,交办给职能站所帮助办理,并督促上级主管部门尽快办理。市直相关部门,要克服坐堂行医的惯性思维,沉下去调查研究,送上门开展服务。第三个基石是产业发展。必须在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带动创业上下功夫。要发展集体经济,发挥好产业的作用,解决“无”的问题,要壮大市场主体。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发展旅游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智慧农业、体验农业,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加快一产向二产延伸、向三产进军步伐,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接二连三”。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较高的特色农业基地。要精准对接贫困户,带动贫困户就业创业。
徐会东强调,打好脱贫攻坚战,必须强化“六大保障”。第一个保障,是“一线实”行动。要把“一线实”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通过进村入户访真贫、摸实情、出真招,做到对象实、标准实、措施实。一是对象要实。二是标准要实。三是措施要实。第二个保障,是道德引领。通过司法、行政等途径,教育引导尊敬老人、赡养老人,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第三个保障,是环境净化。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脱贫攻坚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第四个保障,是健康扶贫。卫生部门要按照“好看病、看好病、低成本、优服务”“防未病、治小病、看大病”要求,完善全民医保制度,进一步增强防大病、兜底线能力,建立与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制度的衔接机制,逐步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健康卡,方便群众就医结算,增强群众“获得感”。第五个保障,是教育扶贫。教育部门要围绕“均衡化、标准化、高质化、尚德化”,优化教育扶贫方案,坚持扶贫必扶智,加大教育资助力度,对贫困家庭学生从学前一年级到高中阶段13年教育,从今年起,全程免除学杂费。通过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方式,逐步建立从学前教育到小学、中学、大学直至就业的“一条龙”帮困包扶机制,确保每个农村贫困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从根子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第六个保障,是夯实责任。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要沉下去、摸情况、搞调研、理思路、谋发展。要加大对扶贫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把干部调整与脱贫攻坚成效挂钩,对完不成扶贫工作任务的乡镇街道和帮扶单位,对其当年工作实行“一票否决”。一定要强化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意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全面落实精准脱贫的各项举措,为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实现小康梦想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市委副书记、市长何逢阳主持会议,并就会议精神提出要求。他指出目前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问题找的不准不会落实,系统思考不多,不会统筹,一线工作不实,不会服务。他要求,正确理解扶贫工作思路理念,通过发展经济和落实政策,建立健全和完善基层治理机制,确保长治久安。要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思考基层治理机制建立健全,抓好农村产业发展,思考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壮大,抓好扶贫政策落实,思考脱贫政策体系修订完善。
会上,大黄镇、泉阳镇黄庄村、陶庙镇赵庄村、顾集镇李翠村、靳寨乡靳寨村、颍南街道等主要负责人作了交流发言。
会前,与会人员观摩了邴集乡、大黄镇、田营镇、陶庙镇、任寨乡、泉阳镇、王集镇乡村旅游扶贫、产业扶贫等扶贫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