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桥镇:土豆成了精准脱贫的“金钥匙”
发布日期:2016-08-05 阅读:1352次
连日来,在代桥镇刘寨村高产马铃薯科技示范基地里,一派繁忙的景象,大家正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细心的调控整株生长,给马铃薯施水施肥。
“我是侯庄的侯全治,贫困户家庭,我和妻子都患有慢性病,家里还有孩子,不能外出务工,也不能干其他重活。我们村干部帮我安排到这里,给土豆施水施肥,活不重,一天还能挣50元。和大家在一起干农活,心情好,感觉病也好多了,这样下去,我家很快就能脱贫,说不定还能致富呢!”侯全治兴奋的说对笔者介绍着。
“我是于小庙的王峰,妻子患有心脏病,三个孩子都在上学,一家人只指望几亩薄田,收入很少。我也是经我们村干部介绍来这里干活的,一天50元的收入是非常高的,活不累还能照顾家里妻小。只要这里有活,我就来干。”
……
经了解,在这片马铃薯种植基地里,像侯全治和王峰这样的贫困户工人占了80%以上。这是该镇刘寨村党总支为贫困户精心制定脱贫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帮扶措施。让贫困中还有劳动能力的成员,积极安排他们到周边各个产业基地中就业。除了前面说的刘寨村高产马铃薯科技示范基地,还有泉河草莓王“互联网+”电商扶贫示范基地、刘寨村创富创财板材加工扶贫示范基地和国家湿地公园农耕文明创承生态小麦示范基地等产业,均以品牌营销和精深加工为保证,标准化的生产技术提升马铃薯等产业战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100多户,马铃薯种植等产业已经成为全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富民产业。
据了解,在刘寨村,以两湾家庭农场为基础,初步构建了“政府主导、主体参与、大户引领、多元发展”的良种扩繁工作机制, 形成了以土豆为代表的精淀粉、全粉、变性淀粉、休闲食品等比较完整的加工体系,土豆变成了他们精准脱贫的“金钥匙”,让贫困家庭切实感觉一步步迈进脱贫致富的行列中。(田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