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媒体看界首

今年午收不再忙

发布日期:2018-06-04   来源:阜阳日报  阅读:1860次  

通讯员 刘文琴 

    今年午收时节,在界首市田营镇李能村、姜楼村、吴桥村的田间地头,大多数农民都比较清闲,不像其他地方那样忙着夏收夏种。与此同时,镇、村干部也不像往年那样驻村死看硬守,秸秆禁烧压力减轻了许多。这是为啥呢?
    田营镇位于界首市城乡结合部。近年来,这个镇以打造“无粮乡镇”为目标,致力于推进大规模土地流转和种植结构调整,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加了农民收入,减轻了干部压力。
    笔者采访了解到,田营镇现有耕地面积2.46万亩。其中,95%的流转土地主要用于种植林果,5%的土地规模化种植粮食,粮食种植面积只有1200亩。
    “今年午季清闲多了。往年,所有镇村干部都要24小时不间断下乡进村死看硬守,今年下去的人很少,就几个主副包点干部。”在田营镇工作六年的包点干部徐淮波告诉笔者,“来田营这么多年了,这是第一次午季不用下去防火,还真有点不习惯。”
    “俺家两口人,有2.8亩地,我和老伴身体一直不好。2014年以前一直种粮食,挣钱少还累人,如果遇到天气不好,一年的辛苦几乎全打水漂了。”吴桥村吴西自然村的贫困户苑进红对笔者说,“前年,我把家里耕地全部流转给祥润家庭农场,一年流转金2800元,俺老两口还可以在祥润家庭农场务工,一天收入120元,干活清闲,也不用担心下雨收成不好了。”
    在田营镇,很多农民如今都像苑进红一样,把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或专业合作社经营,自己在获得土地租金的同时,还能就近务工,或外出做生意,获得了多种收入,拓宽了增收渠道,每到农忙季节再也不用为农业生产操心操劳了。目前,全镇以代耕代种、转包、租赁等形式流转土地2.23万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90%。
    土地流转还吸引了一批返乡创业的种植大户。田广龙是姜楼村田庄村民,2014年之前夫妻俩一直在外务工。“在城市打工虽然工资可观,但两个孩子上学,一家四口人的开支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得知家乡鼓励有意愿的农民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经营,我和妻子就回到村里,流转土地搞规模经营。”田广龙告诉笔者,“我是农民出身,对农村有着不一样的情怀,盘活土地资源,实现增收致富是我最大的心愿。”
    田广龙创立的龙飞家庭农场,把流转的120亩土地分开规划经营,一部分土地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一部分用来种植新鲜果蔬类等效益好的农产品。去年,因选种的黑皮甘蔗品种优良、管理得当,20亩果蔗非常畅销。不仅如此,田广龙种植的西瓜、番茄、辣椒等果蔬销路都非常好,吸引周边水果经销商前来批发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