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随想--尚克辛
发布日期:2018-05-27 阅读:2634次
驻村随想
大黄镇筛子李村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 尚克辛
时光飞逝,一晃来大黄镇筛子李村已经半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天在村里吃住、走访和工作,加深了我对这片土地的感情,由一开始的不理解不情愿,到现在每天自觉想与村委会同志商讨工作,到村里走访贫困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习总书记做了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这是对我们全国扶贫一线的“第一书记”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发挥“第一书记”的更好作用,是我当前面临的全新考验。为此我结合筛子李村的实际情况,立足村情,进行剖析,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筛子李行政村位于大黄镇北部,全村辖筛子李、庙王、金寨、左庄、小金庄、唐庄、孙庄、曹庄、关路王9个自然村,户数1616户,人口5657人,耕地5132亩,贫困户共225户,552人2016年脱贫49户,125人,2017年脱贫82户,197人,2018年脱贫58户,114人。该村定于2018年出列。筛子李村目前主要存在的困难有:一、农田水利设施缺乏;二、教育扶贫不足;三、村集体经济收入少。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脱贫攻坚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事情。
带强班子,扶贫才有基石。
大家都知道,过去筛子李村是有名的老大难村,班子不团结,带强班子是当务之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村的工作能不能做好、发展得怎样,关键是看有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两委”班子。抓班子,就是把培强一个好班子作为第一保障,选好带头人,完善规章制度,确定发展思路,为所驻村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借鉴机关班子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帮助村里建立健全班子运行、民主公开、决策议事、村务管理监督等规章制度;要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和指导,善于发现人才,储备人才,培养人才,积极向镇党委、政府推荐,不断增强农村班子活力。
找对路子,扶贫才有盼头。
经济上主要问题是,找不准适合本村发展的项目和龙头企业,脱贫步伐处于“起步”阶段。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要把农村发展、农民致富作为首要任务,积极转变思路,想方设法帮助村里抓招商引项目,注重引导村集体调整经济结构、培育发展产业、做强集体经济,推动村级经济蓬勃发展。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首要的是开展好脱贫攻坚工作。借助我村的竹编“一村一品”计划,这两年扶贫发展了光伏发电和扶贫车间。其次要带头宣传党的扶贫开发政策,带头包联贫困户,带头完善扶贫手册,帮助村“两委”制定好脱贫计划,实施好个性化帮扶方案。要从产业发展、金融扶持、技能培训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造血功能,带领群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搞好教育,扶贫才有后劲。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治贫当治愚。教育扶贫是帮助摆脱精神贫困的治本之策,是防止贫困代际传递的固本之道,是实施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工作。筛子李村没有村办正规幼儿园,小学教学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正常展开。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许多村民舍尽血本,也要把孩子转学到市区,或是租房陪读,或是全托寄宿。可以说,村民极其渴望孩子们在本村能享受和城里一样的优质教育。针对村里孩子在城里上学,特别是贫困户的孩子,我们积极联系帮扶企业进行资助,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像界首市龙佳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就帮扶了金霆雷的女儿等两名学生,使他们感受到社会温暖,并做了好的范例。从这个意义上说,筛子李村脱贫致富必须先扶智。需要通过教育扶贫改变落后现状,以此吸引和留住村庄发展的生力军。
根除“水”害,扶贫造福村民。
筛子李村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村民沿路盖房,涵洞堵塞,造成内涝,特别是今年秋季,连续一二十天的大暴雨,地势低洼处,水排不出去,村前村后一片汪洋,村民房屋、财产和庄稼等遭受重大损失,村民满是心酸的泪水。面对这些情况,我们积极与镇里和上级主管部门联系,实地查看、查找原因,发现如果将东浦沟和八丈河打通,就可以解决我村几个庄的排水问题,常年受益,现在方案已通过,镇上报市里水务部门。要把村内水患特别是全流域的水害变成水利,需要上级政府和部门协调全领域各利益主体,并投入大量经费进行系统治理。
全国脱贫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贫困村需要解决的事情千头万绪,但以上几件事却是我们村脱贫致富的必经之路。展望中国梦的美好未来,沉甸甸的责任感警醒我们,必须用心真扶贫、扶真贫,着力真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