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本地新闻

邴集乡:“五老”人员打通基层信访工作“最后一公里”

发布日期:2018-05-10   来源:系统  阅读:1554次  

  
  
  近年来,邴集乡邴集村注重发挥离职老干部、农村老党员、退休老教师、各行老模范等群体在处理基层矛盾和纠纷化解等方面的优势,创新搭建“五老”工作平台,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类矛盾,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
  
  一、组建队伍,整合各方资源
  
  邴集村“五老”调解组织由党性修养好、工作积极性高、服务意识强的退休干部组成,工作中,他们以自身的丰富阅历、人生感悟和生动事例,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明是非、识大局,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广泛好评。目前,“五老”队伍共有10人,其中退休干部3人,老村干3人,老党员3人,老教师1人。
  
  二、搭建平台,丰富服务载体
  
  为更好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历史遗留问题和信访矛盾隐患,邴集村创新设立了“五老工作室”,明确工作职责,配备办公设备,并选聘10名“五老”人员担任“矛盾纠纷义务调解员”。“五老”人员充分发挥有威望、关系熟、问题了解透的优势,通过定期座谈、带案下访,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有效解决群众遇到困难求助无门、盲目上访等问题。“五老”人员轮流值班,同时安排专人每周坐班信访大厅接访,“零距离”解决群众诉求,“五老”人员每人联系1个村和1个村民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在村一级化解处理的,绝不带到乡里。
  
  三、完善机制,强化工作实效
  
  按照“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工作要求,“五老”人员实行每月10日、20日定期排查制度,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并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进行梳理、分类,容易化解的,由“五老”调解员上门调解,无法调解的,要解劝稳控到位并及时上报乡政府,真正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稳控、早化解。2012年以来,经“五老”人员排查化解的各类矛盾纠纷达100多起,其中协调处理比较棘手的信访8起,有力促进了社会稳定,充分发挥了“五老”人员作用,为群众办了实事,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典型带动,营造乡风文明
  
  正是因为邴集村连续10年开展的“好婆婆好媳妇”评选表彰活动,发挥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好家风、践行好家规家训,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更彰显出“五老人员”积极参与矛盾化解营造的风清气正的良好民风,畅通了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让邴集村连续10年无一人到市信访,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焦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