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05-03 来源:阜阳日报 阅读:1879次
本报记者 徐风光 实习生 程晓璐 通讯员 王海涛 王青
4月24日,界首市图书馆“鸟巢计划”——公益捐书漂流箱正式投用,首批6个外形酷似巢穴的木质“鸟巢书屋”成为界首几个社区的亮点。
无人看守、24小时对民众免费开放是“鸟巢书屋”的特点,民众不需要办理借阅手续,随时可以从中取走任意一本感兴趣的图书阅读,也可以将家中闲置的图书放在这里与他人分享阅读的乐趣。
了解“鸟巢书屋”的用途后,很多居民纷纷体验。“这个做法好,以后我们社区的居民想看书就方便了,家里闲置的书还能交换着看,真不错,再多给我们社区添置几个这样的‘鸟巢’吧。”居民王大妈表示。
“近期,我们除投放近千册图书外,还将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界首市图书馆馆长林少峰介绍,希望通过图书捐赠漂流的方式共享读书乐趣,营造诚信和谐、文明书香的城市氛围。
除了图书漂流活动,市图书馆建设的自助书吧也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评。去年5月份,界首颍南福通广场24小时“城市智能书吧”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吸引众多读者前来体验。
“书吧”占地约30平方米,内部环境优雅,全天24小时可自由出入,配有自动感应门、自助查询借还机、电子借阅机等电子设备,可免费为市民提供一站式图书自助借还服务。“书吧”内3000余册纸本图书摆满书架,包括文学、历史、艺术、少儿等门类,市民只需刷一下身份证就可以方便地借走图书;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还可以下载阅读10000余种电子书和几十种随时更新的期刊杂志。
“五一”期间,市民李大爷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拿出身份证刷了一下,电磁门就自动打开了,然后他在书架上挑选了一本自己喜欢的《家庭养花》,再把身份证和要借的图书往自助借还机上一放,并按语音提示操作,一本书就算借阅完成了,整个过程不超过2分钟。
“不交押金、不用办证,刷一下身份证就能借书,我女儿可以免费看到更多的书,真是太好了。”福通社区代妈妈在帮女儿借到心仪的书后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这是首个在省内尝试推广身份证借阅方式的‘城市自助书吧’,目的就是让广大群众爱上阅读,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阅读。”林少峰介绍,近年来,界首已打造了2个自助书吧、26个惠民书架、23个触摸屏微型图书馆、19个基层流动图书点等一批特色阅读场所,搭建了城区“10分钟读书圈”、“农村10里读书圈”,今后,市图书馆将进一步完善阅读服务体系,打造百姓“身边的图书馆”。
在完善设施的同时,界首市还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的职能作用,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在全省率先实行免费开放的基础上,图书馆做到全年免费开放,文化馆、博物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站)每月开放时间不少于26天。
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只是界首文化惠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界首市不断加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基层文化设施,扶持民间文艺队伍,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培养基层文艺骨干,解决群众“文化需求”问题,推动群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目前,界首建成市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1个,包含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少儿图书馆,其中文化馆、图书馆均已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辖区15个乡镇均按部颁标准建有综合文化站,160个村和社区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市(县)乡(镇)村三级网络文化共享。下一步,界首将多元化提档升级公共文化设施,推动颍南新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争取于2020年投入使用;推行“互联网+文化”发展模式,建设“文化界首”云平台,让民众在家门口共享文化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