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村:"农民夜校"成为农家小院最美风景
发布日期:2018-04-16 阅读:2852次
“什么样的夜校才是农民的最爱?如何帮助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的农民‘解好最后一粒脱贫的纽扣’?”芦村镇“农民夜校”成为农家小院最美的一道风景。
“红芋茶、红芋馍,离了红芋不能活;早上喇、晚上喇,一顿不喇红芋茶。曾经为淮北大地困难时期的‘救命红芋’,现在一块烤红芋在城里就能卖到10多元呢,贫困户种植红芋3亩以上就能得到国家产业奖补首批启动资金500元;养猪养羊6只以上也能得到国家产业奖补首批启动资金500元,;待市、镇验收后全额补助资金进行全额发放到位……”。一句句暖暖的“掏心窝子的话”给在场的贫困户拨亮脱贫的“灯”。“我准备种3亩地的决明子可有奖补?”、“种白术也能享受到启动产业奖补政策资金吗?”、“我家养3头牛能奖补多少钱?”。你来问、我来答的“接地气、直白式、口语化”扶贫政策解读让农民们不再困惑。
“农民夜校”不仅是该镇近百名镇村干部的“百家讲坛”,农家小院也是扶贫政策“解疑答惑”的“小小课堂”,更是传播党的新时代思想的“传播阵地”。该镇按照“网格化”模式为62个村民小组逐人分配“宣讲教员”,小马扎、小饭场,三五人、七八步,人数、场地不限制,随处就是“小课堂”。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据悉,该镇“农民夜校”开讲的短短一周来,授课60多场,受教群众800多人,在潜移默化之中,为脱贫农户指明脱贫航向;“农民夜校”成为农村脱贫攻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李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