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村镇中药材"撑起"村集体经济"一片天"
发布日期:2017-11-08 阅读:1002次
收割、装卸、翻摊、晾晒……,芦村镇枣林村农民广场,收割后的50多吨决明子籽被村干部有条不紊地翻晒着。该镇包村干部郭文勇说,决明子籽既要颗粒归仓,又要利用晴好天气晾晒除潮,争取为村集体经济卖个好价钱。
枣林村位于芦村镇东北部,下辖10个自然村,全村共有居民1540户,人口5902人;耕地面积6656亩,以传统粮食作物、蔬菜、药材种植为主。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77户644人,其中未脱贫户142户319人,因病致贫77户147人;因残致贫27户82人;因学致贫9户35人;缺技术9户29人;缺劳力18户19人;自身发展不足2户7人。2014年该村被确定为“贫困村”。
如何尽快摘掉“穷帽子”,早日成为“贫困村”出列村、富裕村?紧紧萦绕在该村党总支一班人的心头。近年来,该村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60万元,修建村道路8150米,打机井20眼,修桥16座,修涵2个;村内道路硬化率93%,自来水安装率100%,目前村民安全饮水已实现全覆盖。在原有村室基础上整合枣林小学,改建后的村室面积达820平方米,群众性娱乐广场面积达2000平方米。
如何破解村集体经济“空壳”现象?该村围绕“村出列”、奔小康的目标,加快结构调整和政策落实,利用当地农民素有种植中药材的渊源,引导加快中药材产业的“井喷式”式发展。2017年秋季,全村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1246亩,形成中药材专业村;投入资金38万元,建设光伏2组,120千瓦,带动贫困户20户,户均收益2551元;落实小额信贷32户,贷款160万元,户均分红3000元;推进健康脱贫,已办理慢性病89人,落实“351”“180”惠民政策;享受雨露计划贫困生14人,扶贫资金8.1万元;村集体流转土地350亩,种植中药材决明子,本季预计收益3万元,光伏发电已收入9.3万元,扶贫车间对外承包租金收入2.6万元,该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已超过10万元。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中药材种植为该村集体经济“撑起”一片天;该村党总支一班人意气风发带领着近6000人的“贫困村”,在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快马加鞭”赶征程。(李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