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寨:扶贫车间里编织脱贫梦
发布日期:2017-11-07 阅读:1097次
“你用腿夹着编好的这一部分,右手穿进,左手拉出,既快又紧凑。”在就业扶贫车间里,段修志手把手的教一名工人编织藤椅。“段师傅作品编织速度快,质量好,更难得的是,他人也非常善良,他把学会的编织技术教会其他贫困户,对其他贫困户提出的要求和问题都是有求必应,大家都非常喜欢他”,车间负责人夸赞,说着还竖起大拇指,为段修志“点赞”。
段修志,段寨行政村段寨村的一名贫困户,为何得到大家的“点赞”?
段修志,今年已经72岁了,早年妻子因患糖尿病及其它并发症导致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全是他一个人细心照顾,直到妻子去世。作为靳寨乡2016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可以享受到五保金、产业带动等各项扶持政策,可以毫不费力获得国家的救助,但是,他说人穷志不穷,不能只靠政府救助,他要靠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虽然他已经70多岁了,身体已不再硬朗, 他却主动向村委会申请要去乡扶贫车间工作,选择靠自己的劳动实现脱贫。
去扶贫车间工作没几天,他就学会了编织技术,在扶贫车间工作,除了基本工资,其余的都是以件算工资,大部分人都是争分夺秒的编织,希望多拿工资。对于技术生疏的贫困户,段修志不仅进行简单的指导,还手把手、不厌其烦的教他们,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和问题都是有求必应。
“在扶贫车间里,我不仅仅是在编织椅子、桌子,更是在编织我的脱贫梦,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劳作,有尊严的脱贫。”段修志开心的说。
为实现脱贫攻坚的胜利,靳寨乡党委政府以“精准扶贫,就业先行”为指导思想,以培植贫困户自身“造血” 功能为目标,利用基地+、种植大户+、公司+的模式,将靳寨乡产业发展目标、政策、措施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为家有劳动力、无劳动技能特长、且家中又需人照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牵线搭桥,提供就业岗位,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劳作,有尊严的脱贫。(刘艳华 王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