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放飞青春梦想
发布日期:2017-10-23 来源:阜阳日报 阅读:835次

田营镇生产膨化机的企业负责人张登云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通讯员 刘文琴/文 本报记者 穆可亮/摄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连日来,界首市田营镇的青年干部和教师对此产生强烈反响。大家表示,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同样能够放飞青春梦想,谱写人生华章。
乡镇公务员王楠楠——
在农村同样能干出一番事业
“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在田营镇,有这样一位大学生村官,她用9年时光在黄土地上挥洒着汗水,践行着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入职的初心就是能为老百姓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为农村基层工作带去一些新思想、新理念。”田营镇党委委员王楠楠告诉笔者,2008年,她从阜阳师范学院毕业后参加了省委组织部组织的第一届大学生村官招考,同年8月被派往田营镇吴桥村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2011年,经田营镇党委提名,她代理吴桥村党总支书记。和其他大学生村官不同的是,王楠楠用9年时间服务基层,扎根农村。土地流转、现代农业、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党建等党委政府主抓的重点工作,她都积极参与其中,并做得有声有色。这一切,党委政府和农民群众都看在眼里。2016年,王楠楠被组织上任命为田营镇党委组织委员。“有了村官这段宝贵的经历,无论以后走上什么岗位,我都能很快进入角色,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在基层工作,我的获得感很强。”王楠楠说,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提出了殷切希望,让她倍感振奋。
“我们不仅是理论派,更是实干家。”王楠楠表示,“我坚信,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经过基层大熔炉淬炼,年轻人在农村基层同样能够干出一番事业,发出自己的光芒。”
青年企业家张登云——
在乡村成就创业梦想
作为田营镇“90后”青年创业者代表,笔者对张登云并不陌生。上大学期间,张登云就开始接触电商,帮助年迈的父亲在网上销售爆米花生产机器,但由于父亲的小作坊加工能力有限,产品种类过于单一,销量一般。2013年,张登云从安徽工程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在南京的一个白领职位,回家乡建起专业生产膨化机的新工厂——界首市未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10月21日上午,笔者走进未来机电设备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运转中的大型机械设备、工人忙碌的身影和正在填写物流单的张登云。“填完这个物流单号,就可以发货了。”张登云告诉笔者,在镇、村干部支持下,近年来企业规模扩大了好几倍,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效益都非常可观,正是因为当初的坚守,回到家乡创业,才有了现在的好生活。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张登云兴奋地说,“我对这句话深有体会。正是得益于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工厂才解决了用地搬迁问题,从而扩大了经营规模。现在,我们家膨化机在淘宝上的销量居第一位,月销售额达到40万元。”
张登云表示,随着十九大后各项政策落地实施,相信企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们在农村创业,照样可以干出一番发家致富的事业。”
青年教师王红——
帮助农村孩子梦想成真
王红是田营中心校的一名青年教师,她在基层一干就是10年,并以此为平台,在孜孜以求中不断实现着自己的教育梦想。
王红生在农村,长在农村。2007年从阜阳师范学院毕业后,先后在泉阳中心校、田营中心校任教。王红所带的班级孩子中,留守、贫困、特殊学生占了近一半,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引领孩子们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为了让贫困孩子能更好地完成学业,王红经常主动联系当地党委政府、企业资助贫困学生,让他们不再为学费发愁。
“十年的从教经历,让我对乡村教育事业充满了热爱,也与农村孩子建立了深厚地感情。”王红说,“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我们农村学校教师对此充满了期待。希望十九大后能出台更多扶持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好政策,让每一个农村地区的孩子都能享有优质均等教育的机会。”
“村小虽小,天地广阔。”王红表示,“我会用十九大精神激励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人民教师师者育人的崇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