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围绕产、镇、人 讲好特色小镇培育故事
发布日期:2017-09-05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阅读:684次
人民网讯 安徽界首市在特色小镇的谋划、建设中,不是把特色小镇当成简单的工作任务和目标,不是简单的规划设计和大拆大建,而是当成故事来讲,演绎给群众,绘就成画卷,在学习各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挖掘潜能,围绕产、镇、人,重点做好培育:
产,重培育支柱产业。一是理清现状有什么。有伏羲庙,有历史驰名的沙河酒厂,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三窑等,界首市深度挖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并充分利用,如打造职教园区小镇,不是仅作为培养技术工人的地方,而是与国家高新区内的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二是思考政府给什么。特色小镇的培育,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如沙河酒文化小镇,政府给沙河酒商标的使用权。湿地公园,依托国家级牌子,政府为之搭建融资平台。打造特色小镇,希望政府给些什么,都积极围绕产业做深入的思考。三是引导企业投什么。美丽特色小镇需依托产业发展,产业发展要以企业为主导。如沙河酒文化小镇,政府引导沙河酒厂、金裕皖酒厂、合作单位、文化传播公司去投入,挖掘历史,丰富文化,提升技术,搞好包装,扩大宣传,树立品牌。
镇,重培育特色风貌。一是凡土必覆,黄土不见天,对所有空地进行绿化,全部整理干净。二是凡水必净,开挖沟塘造水景,生态净水。三是凡林必景,每个村由集体经济投资,因地制宜建设农民游园,有树的地方都做成景观。培育特色风貌,坚持“三先三后”:先规划后建设,与城市规划等高对接,立足于建百年特色小镇,不按照城郊结合部的标准做,不按照翻版的城市做,不按照房地产开发的模式做。先控制后引导,严格控制建设,先行把村庄空闲地全部绿化,做成景观,让村庄环境整体水平持续提升以后,对农民建房提出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让农民自觉按照规划建房。先配套后开发,允许一部分开发,但必须先完善配套再开发。
人,重培育本土人才。一是培育本土产业发展人才,没一定要求是大学生,让普通群众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自信和尊严,感受到对生活的信心。二是培育本土规划建设人才,建农民游园时,发动村里的能人利用家里的废弃建筑材料,自己动手,建出来的游园更受农民的欢迎。设计特色小品时,征求民间规划设计人才,无偿提供更具乡土气息的作品,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成就感。三是培育本土文化人才,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陶瓷艺术、剪纸艺术、渔鼓说唱艺术等,都让他们的领军人物主动投身到培育人才的队伍中来,进一步弘扬民间艺术文化,增强特色小镇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