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10-08 来源:阜阳日报 阅读:1609次
本报记者 杨燕 通讯员 田春苗 姜辉
界首市任寨乡杨庄村村民马立冬身残志坚,不仅通过自己的双手走上致富路,还鼓励其他贫困户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由于表现突出,2017年马立冬被杨庄村评为“脱贫之星”,并被阜阳市评为“最美脱贫示范户”。
2014年,马立冬和妻子因残致贫,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在乡村两级干部多次入户走访、宣传扶贫政策的鼓励下,马立冬不等不靠,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种扶贫技能培训,不仅掌握了特色养殖技术,还树立了“人穷志不穷”的脱贫信心,决心通过发展特色养殖脱贫致富。
2016年9月,在乡政府与相关单位帮助下,马立冬申请到5万元小额扶贫贷款。随后,村里为他联系了一处闲置老房子,购买了10头肉牛、30只羊、2头母猪。每天早上5点就开始给牛、羊、猪清扫圈舍,添加饲草,熬猪食,查看家畜的精神状态,经常到晚上9点才结束一天的工作。在他的精心照料下,2016年底结算时,除去养殖成本,马立冬年纯收入3.5万元,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
马立冬自己脱贫致富的同时,不忘引导村里其他没有技术的贫困户发展产业,免费为他们提供养殖技术,增强他们的脱贫信心。同村贫困户马玉华因为要独自照顾两个未成年的孩子,无法外出打工。贫困的生活让马玉华变得破罐子破摔。马立冬主动找马玉华谈心,用自己借助扶贫政策脱贫的故事鼓励他。2017年1月,马玉华承包了5亩水塘,放入3.2万尾鱼苗。目前,马玉华的3000元养殖奖补资金已经发放到位,加上农闲时做小生意、打零工,月收入1200元左右;其儿子外出务工,月工资2000元左右,今年脱贫摘帽已经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