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庄:科技扶贫让农家地里抱出“金娃娃”
发布日期:2018-09-27 阅读:890次
近日,笔者在舒庄镇大顾村村看到,整齐划一的大棚显得格外醒目,大棚里绿油油的蔬菜苗长势喜人,三五成群的贫困户户也都忙得热火朝天,欢快的笑声在大棚间荡漾。
“这60个大棚种的都是新鲜蔬菜,有豆角、黄瓜等,全是今年我新引进的品种,这种蔬菜产量多、品质好,正在上市,每天基本上能保证利润在2000元以上。”扶贫种植基地的农场负责人陈西德对笔者说。
陈西德做大棚蔬菜种植已经有10多个年头,刚开始时,他在外地打工,没法照顾家里,他总想回家乡发展,可是农家地里有啥出路?后来,他想到了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大棚种植,希望通过技术优势,实现效益最大化。陈西德和合伙人一拍即合,专门到山东进行考察、学习,回来后便根据学习经验建设高标准大棚,事实证明,采用新技术后的大棚采光效果非常好。很快,在村集体扶贫专项资金的协助下,他发展了60个新型大棚。
为增加农业科技知识,驻村扶贫工作队还引导陈西德多研究种植技术,久而久之,陈西德养成一个习惯,每周一都到村里的农家书屋借阅大棚种植方面书籍,没想到这些书籍还真让他受益。今年,他专门研究了“黑美人”西瓜种植技术,在去年西瓜价格低谷的情况下,下定决心种植了50亩大棚西瓜,效益非常好,亩均纯利润达到了5000元,为下半年的扩张充分准备了流动资金。
尝到科技扶贫甜头的陈西德,更加注重种植技术的学习了,他不断尝试种植新品种,实践新型种植技术,同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种植方式和技巧。
紧跟科技发展步伐,陈西德的蔬菜大棚收益优势明显,为扩大规模,驻村扶贫工作对又协调他到同村的杨小庄增加流转土地80亩。陈西德说,正是由于科技武装头脑,扶贫资金和项目的支持,让俺们的农家地里抱出了“金娃娃”。(姚易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