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09-26 来源:中新网安徽 阅读:1596次
“你看我这新建的房子多漂亮,虽说是瓦房,但住起来很舒服,再也不用为住危房担惊受怕了!”近日,界首市大黄镇筛子李村68岁的老人唐金仓搬进了危改后的新房,在新居门口和邻居拉家常时高兴地说道。
自8月30日危房整治集中歼灭战打响以来,界首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并将其作为脱贫攻坚“第一大战役”,战前“四到位”、战时“四严格”,加快推进,确保全面打赢全市危房整治集中歼灭战,向着实现“界首大地上无一处危房”的目标迈进,拼出了“界首速度”。
战前“四到位” 宣传发动赢民心
一是超前部署到位;界首市及早谋划、提早行动,于4月份先行部署开展了全市农村危旧闲置房屋集中清理整治、非贫困户住房保障工作,共投入资金2893万元整治危旧闲置房屋11902户,投入资金2699万元提升改善非贫困户房屋5998户。在前阶段房屋整治工作基础上,界首市于8月31日组织召开全市城乡环境整治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传达学习阜阳市农村危房大普查专项行动动员会精神以及李平书记、孙正东市长关于危房清理工作的部署要求,对界首市危房整治工作再动员、再部署,进一步细化时间节点、工作步骤,明确各级各单位工作任务,夯实了各单位责任。
二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市、乡镇街道、村(居)三级领导组织,建立层层抓落实的普查整改责任体系;在市级层面成立了界首市农村危房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扶贫办、督查考核局、住建委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农村危房普查、清理工作;各乡镇街道、村(居)层面也分别成立了对应领导组织。
三是业务培训到位;及时组织召开全市农村危房大普查专项行动业务培训会,并在18个乡镇街道设立电视电话分会场,将农村危房大普查专项行动培训会开到自然村一级,全市共3600余人参加培训会;培训会重点对房屋鉴定方法及检查内容作了具体分析和讲解,进一步提高乡镇街道、市直单位的业务能力。
四是宣传引导到位。多途径宣传危房大普查政策,结合“进访惠聚”大走访入户宣传,利用农民夜校、新时代讲习所集中宣传,提高群众的政策知晓度,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危房整改。在强大的宣传攻势下,大部分危房户实现从“要我拆”到“配合拆”、“主动拆”的转变。在自拆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不顾天气高温炎热和连续作战的极度疲劳,积极帮助危房户搬抬物品、拆除危房等,赢得了民心、拆出了风采。
战时“四严格” 应拆必拆聚合力
一是严格普查流程;本着“务必多自查发现问题、务必多自纠问题”的思想认识,制定并严格按照“村自查、乡镇街道复查、市直单位核查”的三级普查流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本县域的农村危房自查,确保在10天内快速完成,做到普查全覆盖。
二是严格工作标准;根据“不论是贫困户还是非贫困户,不论是有人住还是无人住,不论是公房还是私房”的“三不论”原则,按照“村村过、庄庄过、户户过”的要求,开展地毯式、拉网式危房大普查,确保普查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对普查发现的危房,严格按照“D类危房一律拆除、C类危房一律维修”的“两个一律”要求,全面进行整治。
三是严格督查奖惩;实行“日汇总、日通报”制度,每天汇总进度排序表,每天开展督查,重点督查是否存在瞒报、漏报、不报情况;对大普查专项攻坚中不认真、不负责、发现不了问题的,严格责任倒查、严肃追责。
四是严格整改总结。实行“日报告”,每天总结专项攻坚行动,每天更新调整问题台账;坚持查改并举、立行立改,“边查、边拆、边建”,采取拆除、修缮、重建等措施,做到“应修必修”“应改必改”“应拆必拆”“逢拆必净”,确保9月底全面消除危房,为顺利通过上级脱贫攻坚考核奠定基础。
“苦差事”拼出“界首速度”
在9月底完成全市农村危房大普查、大核査、大拆除和全面消灭危房的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这相当于往常1年的工作量,确实是份“苦差事”。界首市把这项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考核重要内容,作为提拔任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将责任层层分解压实。全市3600多名党员干部纷纷投入战场,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凝聚成合力,“带头干、比着干”,不少干部忙得一个星期回不了一次家,加足动力、形成合力,采取边查、边拆、边治理的工作模式,硬是创造了农村危房大普查、大核査、大拆除和全面消灭危房的“界首速度”,走在了阜阳市前列。截止9月19日,界首市农村危房市级核查总户数为44568户,其中c级危房29710户、d级危房11247户、其他问题危房3611户。目前,界首市已完成阜阳市级核查交办问题整治总户数43010户,其中拆除危房10902户、维修28864户、其他问题已整改3244户,交办问题整改率达96.50%、拆除率达96.93%、已拆除面积727484平方。(谢树立、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