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芦村“代耕寄养”促精准脱贫提速增效

发布日期:2017-06-09   阅读:1335次  

  “我家改种3亩地的秋红薯苗,秋季一亩地能收4000多斤红薯,按每斤能卖5毛钱,3亩地也能收入6000多元;国家产业奖补资金再奖励3000元;仅仅这一项我家就能增收近万元,不是我不愿意种、不想种,而是不敢种,我们老两口都是近70岁的人了!”芦村镇张杠村贫困户张好德不无遗憾的说。“种地的事包在我身上,你负责日常田间管理就行了!”该村种地大户、党员张好礼斩钉截铁的说。

  这个大包大揽的党员张好礼,种地近100亩,前几年在山东经商“掘得第一桶金”,得知家乡的惠农优惠政策很优厚,就携妻带子返乡创业“土里刨金”,制备齐各类农机器械。当他听说本年度的脱贫户脱贫有困难,他主动与贫困户“对接”代耕代种事宜。“你怕啥?种地咱有冲垄机、浇地咱有喷灌机、收割时咱有筛翻机,拉红薯咱有拖拉机,我也不要你一分钱,到时候你坐在家里晒红薯就可以了。”

  在该镇,像张好礼这样的党员“热心肠”比比皆是,穆寨村民兵穆南俠办有一个规模型养殖场,养猪50多头,看到70多岁的单身老人穆德前,脱贫养殖有困难,就主动提出为老人寄养能繁母猪2头,老人也可以在养殖场务工另发工资,帮助老人快速脱贫。

  涓涓细流汇成河,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该镇近30多名党员、民兵量力而行,主动“代耕寄养”担起脱贫攻坚的“大梁”,在扶贫的道路上“结伴而行”,唱好精准帮扶“主角”,吹响脱贫攻坚“集结号”,为脱贫人家快速脱贫提速增效。(李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