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倡导红白喜事节俭办
发布日期:2017-06-16 来源:颍州晚报 阅读:1392次
界首市任寨乡农综站的何士玲,女儿出嫁,无论是谁,份子钱只收50元,这一做法令干群赞不绝口。
此前的5月1日,该乡马湖村的村民王虎结婚,本打算大操大办,在村“红白理事会”的建议下只摆了5桌酒席。
这种变化因何而来?
乡干部嫁女儿:
彩礼一分钱不要
随礼都50元
“陈伟50元、刘广林50元、任国龙50元……”何士玲嫁女儿的喜单上,随礼金额全是50元。
不仅如此,女儿出嫁,何士玲没向男方要一分钱彩礼。
何士玲的举动,是在履行此前所签的一份“承诺书”。
今年5月,界首市出台《关于开展树新风、改陋习、促脱贫的意见》,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小办或不办、“恶俗”陋习禁办,要求党员干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严格做到随礼不超50元。
何士玲说,此前,有人给的礼金较重,都退了。“婚事简办是件好事。婚事大操大办,亲朋好友要多上礼金,主家要耗时耗力准备酒席,标准低了怕人家笑话;标准高了大多饭菜吃不完,都浪费了。”
任寨乡党委书记夏杰认为,大家都知道这样盲目攀比不好,但都不好意思上“少”,一来显得和主家不够亲热,二来也显得自己小气。《意见》给党员干部立下标准,大家照此执行,风气很快得到了改善。
“通过党员干部示范带头,引导广大群众更新观念、革除陋习,形成勤俭节约、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协同推进‘精神脱贫’与‘物质脱贫’。”界首市文明办主任肖玉华说。
村村有“四会”:
培育文明新风
大家一起“议议”
早在3月份,界首市就在辖区范围内发出移风易俗倡议书。
“界首脱贫攻坚任务重,目前仍有4万多贫困人口尚未脱贫。”肖玉华表示,和皖北很多地区一样,界首也存在婚丧嫁娶讲排场、人情往来名目多等陋习,尤其是乡村,新婚宴、满月酒、升学宴、开业喜等“人情份子钱”让群众苦不堪言,甚至有人因讲排场、搞攀比等致贫返贫。
于是,该市文明办发出移风易俗倡议书,以求破除陋习。
倡议如何落实呢?村里自发成立“红白理事会”。5月1日,任寨乡马湖村的村民王虎结婚,本打算摆三五十桌酒席。得知情况后,3月份成立的村“红白理事会”介入,劝说简办或不办。
经理事会成员苦口婆心地劝导,王家决定酒席只办5桌,邀请至亲好友见证一下。村民周子平表示,喜宴简办后,可按需准备,避免了浪费,主家也省去很多麻烦。
“红白理事会”只是界首市倡导新风文明的“一会”。近年来,界首坚持正面引导、群众自觉的原则,在辖区所有建制村(居)全面建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和“禁毒禁赌会”。
“理事会成员全部由村民推选产生,他们有威望、有方法,在移风易俗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肖玉华表示,截至目前,139个行政村全部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村村设有村民“四会”,所有的村都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铺张浪费”等写入了“村规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