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媒体看界首

界首以群众利益为先大力推进拆违拆旧

发布日期:2017-04-10   来源:阜阳日报  阅读:1095次  

  三月的界首市东旭安置小区春意盎然,一栋栋高耸的居民楼旁,树木吐绿、百花绽放;紧邻小区的界洪河畔,碧波荡漾、杨柳依依。优美的居住环境,再加上靠近界首市医院东院和界首市第一小学的优越地理位置,让生活在这个新小区的居民,无论在生产还是生活中都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小区的居民都记得,就在3年前,这里还是个设施老旧、环境脏乱的城中村。为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形象,2014年,界首市对这里实施了整村拆迁。

  “这块地开始拆迁后,很多人就猜测会不会卖给房地产公司开发。周边的楼盘都卖到了近7000元/平方米,如果交由房地产公司开发,每亩地至少能卖260万至300万元间。”东旭安置小区所在的东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文平告诉记者。

  两年多过去,这一地段最终还是用来安置群众。2016年11月,东旭安置小区建成交付。完善的配套、靓丽的环境让第一个在拆迁协议上签字的肖应邦老人笑得合不拢嘴:“拆迁的时候,老房打的井、栽的树,甚至挖的下水道都作为附属物获得了赔偿。老房子80多平方米,拆迁还原的这套房子118平方米,还补偿了我8万元现金。”

  拆迁工作既是项目建设的牛鼻子,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所在。基于此,界首市大力推进拆违拆旧,在连续3年实现违法建设“零增长”的同时,2016年,完成拆迁156.4万平方米,其中违法建设1.9万平方米。

  拆违拆旧的深入推进,拓展了县域发展新空间,一批批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项目得以建设、投用,继而又提升了城市内涵和形象。更重要的是,群众利益始终被放在首位,百姓在拆违拆旧过程中对城市发展有了更好的期待、更切实的获得感。

  颍南街道王方庄靠近界首城区,人口较多,作坊式家具厂遍布,征迁任务重、难度大。出人意料的是,今年,王方庄整村搬迁项目启动后,40天内,村庄852户居民、102家企业,16万余平方米老旧住房、13万余平方米家具厂房全部完成拆迁。

  “原先很多人不愿意搬迁,尤其是从事家具生意的村民经营多年,在村内就能找到供货商或者销售商,担心搬迁会影响生意。”在王方庄开家具厂的石永来,最初和大多数村民一样,对搬迁心存顾虑。但临近搬迁项目启动,石永来和村民们的态度迅速转变——拆迁前,当地政府考虑到王方庄的实际情况,提前做好了安置工作,包括为从事家具生产的村民找好新的生产地点。

  “算上各种补偿、奖励,我获得了3套住房和近7万元的现金补偿,其中两套住房就在附近,位置非常好。”眼下,石永来已开始建设新厂房。新发展、新家园让他充满憧憬。

  去年,界首市发放征迁款9亿元,交付使用东旭新村等6个安置区、4750套安置房。数以千计的居民像石永来一样,在新家园里开始了新生活。

  “越来越多的居民从拆违拆旧中得到了实惠,对拆违拆旧更加拥护。”界首市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下一步,该市将在认真总结前期经验的同时,继续坚持群众利益为先的原则,紧紧抓住机遇期,将拆违拆旧专项行动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