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媒体看界首

创业种草莓 增收促脱贫

发布日期:2017-02-20   来源:阜阳日报  阅读:1133次  

  本报通讯员 王雨 蒋永听

  又到草莓成熟季节。日前,笔者来到界首市红星家庭农场,塑料大棚里,一股淡淡的果香扑鼻而来,一颗颗鲜红的草莓,让人垂涎欲滴。

  “每天都有二三十人来采摘草莓,昨天下雨还有人来呢!要是周末得有五六十个人来。”红星家庭农场负责人肖克红高兴地说。

  今年47岁的肖克红是界首市大黄镇人。上世纪90年代中专毕业后做过多种工作。2008年,对肖克红来说是一个转折,他从安徽外经集团旗下的一个建设公司开始做起,由于能干和努力,两年之后被公司调到科特迪瓦、津巴布韦等非洲国家集团分公司工作,年薪最高时50多万元。

  2015年初,肖克红辞去了国外的高薪工作,决定返乡创业。学历不算高,又没有什么技术,回家创业做什么呢?得知家乡政府出台了扶持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的政策后,他想到了种植业。“这两年,小麦和玉米价格低迷,遇到天气不好还可能减产,不赚钱还得赔钱。”肖克红说,“根据这种情况,我不打算种植粮食作物,而是要种植蔬菜、瓜果。”

  2015年元月份开始,肖克红赶赴寿光、合肥等地考察。经过半年准备,当年6月份,他在靳寨乡工业小区附近流转土地136亩,投资100多万元建设蔬菜大棚,全部种植蔬菜、瓜果等。

  虽然对种地不陌生,但在蔬菜、瓜果种植技术方面,还是缺少经验。在种植过程中遇到难题,肖克红总是虚心向外地专家、技术员请教,并与界首、太和等地农业部门积极联系。“我2015年种植草莓,由于在管理技术方面经验不足,导致苗子成活率不高,造成减产并影响了效益。”肖克红说,“我不仅要向专家学习请教,自己还从书本和网上学习,慢慢积累经验,逐步提高技术。”

  经过一年多努力,效果显现出来。“你看,现在这30多亩牛奶草莓,明显比以前长势好多了。”肖克红告诉笔者,目前,红星家庭农场种植了10多个大棚的草莓,有红颜、甜宝、京桃香、京怡香、京藏香等10余个品种。之所以种植牛奶草莓,“是因为这种草莓个大、香甜、口感好,吃起来有股淡淡的牛奶味,所以叫牛奶草莓,孩子都特别喜欢。”

  谈及销售方式,肖克红介绍说,“我们主要采取现场采摘的方式出售。”除了现场采摘外,还通过淘宝、微信等网络渠道销往广东、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为保证草莓的口感和质量,我们用泡沫封装,大箱子套小箱子,三天就可到达广东、北京等地。现在,我们种植的草莓供不应求,很受欢迎。”负责网络销售的蔡会芹说。

  “我们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尿素,而是用有机肥、复合肥,把玉米秆、小麦秸秆、青草等泼上水,进行高温堆积、发酵。”肖克红说,“由于草莓采用大棚种植,没有雨水和露水淋,基本不会发生病虫害,采摘的草莓可直接入口。”2016年12月,肖克红农场生产的牛奶草莓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

  肖克红介绍说,“目前,我这30多亩草莓,除去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投入,一年可以赚30多万元。”

  据了解,红星家庭农场是界首市靳寨乡的扶贫基地,目前已吸纳了十多户贫困户就业。“下一步,我准备再聘请20个贫困户到农场从事除草等工作,帮助他们脱贫增收。”肖克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