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媒体看界首

返乡创业,播下梦想的种子

发布日期:2017-02-16   来源:安徽日报  阅读:946次  

  2月7日,受冷空气影响,皖北平原寒风凛冽。记者走访首批国家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界首市,记录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火热场景。

  在顾集镇扶贫就业创业园希捷仿真花卉公司内,几十名专业工人干得热火朝天。虽然还在正月,但前来参观、学习和领材料回家制作仿真花的村民络绎不绝,“别看咱厂子不大,可这头连着我们皖北农村的就业扶贫车间,那头连着欧美的超市哩。”张伟是这家“生产车间”遍布全镇、“兼职员工”2000多人的小厂老板,他还有个身份,返乡创业农民工。

  张伟出生在界首市顾集镇农村,年轻时辗转沈阳、郑州、汕头等地,干过建筑,当过厨师,摆过地摊。2000年,张伟来到上海外滩卖了几个月的小商品和旧书,凑齐学费,进入上海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学习插花艺术。经过摸索,他进入仿真花生产销售领域,从四处摆摊到在义乌开设工厂,从白手起家到现在工厂资产近亿元,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十几年来,张伟从普通农民工成长为携技在身的企业家。

  2014年春节前,在“接您回家”活动现场,“创业有平台,就业给岗位”的标语吸引了张伟。“家乡有平台,我为啥不回来?”2015年,他把义乌工厂制作仿真花的材料打包寄回老家,教村民制作方法,试点生产。去年9月,在镇政府的帮助下,他正式将工厂落户顾集镇扶贫就业创业园,仅三个月就实现产值450万元。“我们要在老家打造出仿真花生产的产业链。”张伟对未来充满信心。

  春节过后,越来越多像张伟一样的务工者选择返乡创业,携技回乡、引资回乡、引智回乡,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十年来,阜阳市返乡创业人数已达3.66万人,创办各类经济实体2.17万个,带动就业31.6万人,年产值约200亿元。

  作为传统劳务输出大省,我省每年近两千万的农民工外出务工。2015年,省政府出台《“创业江淮”行动计划(2015-2017)实施方案》,实施返乡农民工创业等“八大工程”,鼓励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在“互联网+”、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创业。“十二五”期间我省创建农民工创业园350个,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创业环境,引导更多有技术、有资本、会经营、懂管理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人回乡、钱回流、企回迁”,“归雁经济”规模日增,截至2015年底,我省有33.3万名农民工返乡创业,创办实体14.36万个,带动169.7万人就业。

  目前,我省涡阳、泗县、金寨、界首、阜南、太和、濉溪、太湖、庐江、无为等10个县(市)已被列入国家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县(市)。当年,农民工惜别故土,闯荡南北,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回到家乡创业就业,在各项优惠政策的帮助下,在亲人身边,用勤劳和汗水追寻着人生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