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媒体看界首

天鸿新材料:围绕薄膜做大做强

发布日期:2016-09-23   来源:阜阳日报  阅读:2290次  

    六味地黄丸、天方银杏茶、王守义十三香……这些品牌家喻户晓,但是未必所有人都知道,这些品牌产品的部分包装膜来自界首天鸿新材料公司。近年来,锂电池应用越来越广泛,锂电池隔膜生产研发也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该公司瞄准市场,围绕薄膜做大文章,涉足锂电池隔膜生产研发,其自主研发的干法双拉技术,在国内屡获奖项,有望打破该技术被国外长期垄断的局面。
    近日,记者走进界首经济开发区天鸿新材料有限公司锂电池隔膜项目施工现场,三栋标准化厂房内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装修,部分生产设备已经到位。“项目投资6亿元,建成900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预计今年10月份交付,明年3月份投产。”企业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说,届时,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将有一个新的提升。
    薄膜生产如何走上高端产品的研发之路,这要从2008年说起。当时公司负责人胡伟与合伙人创办天鸿新材料公司,主要生产食品、药品、香烟等包装膜,公司规模不大,产品相对单一,但在与不少知名企业合作中,胡伟他们敏锐地注意到,锂电池应用越来越广,但锂电池隔膜的聚合物隔膜生产技术却掌握在日本、美国等少数企业,国内这项锂电池隔膜产品主要依靠进口。
    看到其中商机无限,企业开始涉水锂电池隔膜技术的研发,成立锂电池隔膜研发小组,与合工大、南京电子工程大学等多家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多番试验,经过大半年时间,技术日渐成熟。2014年,公司获省科技厅授权,组建了“安徽省多功能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目前企业共申报国家专利42项,已有2项发明专利和15项实用新型技术专利得到授权。
    “企业目前已与三新(星环西安)动力等电池企业达成合作意向,预计未来3年,企业将实现销售收入4.6亿元,实现净利润1.5亿元。”胡伟表示。本报记者 朱艳明 通讯员 陈振强 实习生 王孟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