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6-09-23 来源:阜阳日报 阅读:2133次
贯彻从严治党新要求 顺应群众发展新期待
为重振界首雄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中共界首市委书记 徐会东
阜阳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界首市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聚精会神抓党建,一心一意谋发展,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3亿元、财政收入2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1.8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2倍、3倍、3.8倍,综合实力保持在全省同类县先进位次。今年上半年,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均居全省同类县第1位,其他主要指标也取得了明显进展。
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工业发展政策,开展企业发展服务年、推进年活动,工业化率达56.5%,摘取了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市、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等7块国家级牌子。建立“月月有开工、季季有观摩”项目推进机制,累计实施省、阜阳市重点项目285个,完成投资194.4亿元。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土地规模流转率居全省首位,获评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加快商贸流通业、现代物流业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以上。
城乡面貌深刻变化,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不断完善规划、拉开框架、提升功能,推动城乡一体发展,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3.6%。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通过省级验收,11个示范村稳步推进,获批全省美丽乡村整县推进试点市。统筹推进“六项行动”“四城”同创,市容、环卫、规划、国土“四项职能”覆盖乡村,城乡环境治理、打非控违、三轮车专项整治等经验在阜阳推广。
民生保障全面提升,社会事业均衡发展。2015年城乡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436元、9840元,是2010年的1.8倍、1.9倍。整合涉农专项资金3.2亿元推进脱贫攻坚,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5万人。投入36.5亿元滚动实施43项民生工程,发放涉农补贴10.5亿元。投入教育经费19.6亿元,新建改建校园238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市医院东区、中医院等项目相继建成,群众就医条件明显改善,荣获全国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市。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获批全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创建市,连续15年蝉联安徽省平安市。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活力日益彰显。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行政审批事项由115项减少到98项。完善政银对接机制,建立财政资金“以存引贷”机制,余额存贷比、新增存贷比居全市第一。坚持创新驱动,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知识产权试点市,成功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扩大开放合作,累计引进市外项目554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87.6亿元,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达209家。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核心作用显著提升。大力实施基层党建“六大工程”,获评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市。修订完善47项市委工作制度,坚持集体决策“三重一大”事项,集体会商干部动议、巡察、反腐败等重点工作,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出合格基层党组织“七个好”标准和党组织书记“十个必须、十个增强、十个解决”、党员领导干部“七讲七有七做”要求,创新开展“三争三创”“五亮五比”“不合格党员的20种表情矫正”等活动,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认真履行“两个责任”,开展“清风正气”评议、整治“机关病”等活动,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干部作风持续向好。
我们将乘借阜阳市第五次党代会东风,认真贯彻“工业强市、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城乡统筹”四大战略,围绕“新型工业城市、滨水园林城市、商贸物流城市”三大定位,突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两大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争赶达”目标,重振界首雄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