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媒体看界首

[农民日报]大黄镇:戴上党徽和期盼到小组之家来充电

发布日期:2016-06-17   来源:农民日报  阅读:2138次  

《 农民日报 》( 2016年06月17日   06 版)

    图为党员在党小组之家学习。

    陈振强

    “哎,老伴呀,我去小组之家学习了。”日前,天还未完全黑下来,安徽省界首市大黄镇史炉村老党员史云平刚吃完饭,就跟老伴打声招呼去了村里党小组之家。如今的大黄镇,像老党员史云平一样的近千位老党员每周都会按时来到党小组之家去开展“两学一做”学习。老党员找回了几十年前的激动场景“入党誓词唤醒了我沉睡几十年的工作激情和斗志,一下子好像回到年轻时代。”老党员史兆林激动说道,每次学习前的庄严的宣誓都让我热血沸腾,激动的像刚入党时那样直想流泪,党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几十年都没有这样的感觉了。

    大黄镇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创新党员学习形式,结合农村实际,采取以村民小组为单位,以方便党员就近学习为前提,利用夜间时间在党小组组长家中开办80个党小组之家夜校,大大激发了党员的学习积极性,为学习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让老党员们有了“新家”

    该镇史炉村老党员史云平是名复员军人,对“家”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现在,每晚我一吃过饭,就提前半小时早早到场,听听他们从镇里传出的对老百姓关心的好声音,好政策,心里就很高兴,而以前我们感觉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无着无落,心里经常空落落的。”为了表达对党小组之家的喜欢,他甚至编出一段《党小组之歌》来:吃过饭,七点半,戴上党徽和期盼,到小组之家来充电……这些顺口易记的话语充分表达一个基层党员对“新家”和赞美和热爱。搭建了干群、党群之间“新纽带”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该镇以方便党员学习为前提,每3—7人设立一个党小组进行集中学习,成立党小组之家,党小组之家设在党小组长家中,党小组长由群众威信高、文化层次高、住房宽敞的党员担任,并在门前悬挂党小组之家标牌。

    为营造学习氛围,在党员集中学习的房间内悬挂党旗,张贴入党誓词,党小组学习制度等。为保证学习效果,镇党委为参加党小组学习的每位成员发放了党徽、《党章》、学习记录本、会议记录本等学习资料,并规定党员第一周每天坚持学习,以后每周学习不少于两次。

    收集民意和解决民生“新平台”

    为更好收集基层群众的建议和意见,除了通过普通党员在学习讨论时转告外,镇里还安排订做80多个“意见箱”悬挂在每个党员小组之家门外,让党小组之家真正成为收集和解决基层群众意见和建议的“新平台”。

    同时,为提高党员的学习覆盖率和广泛收集民意,吸收外出流动党员同样参与其中。该镇组织部门正充分利用微信平台搭建“网上”党小组之家,争取达到学习教育“一个也不少”的目标。

    传播政策“新阵地”

    该镇党委根据镇里每位干部的分工和从事专业,明确农技、新农合、计生、新农保、民证、土地等涉及群众焦点等方面政策24位宣传员。并把每位宣传员个人从事工作和联系详细信息张贴到每个党小组之家墙上,以方便群众进行“菜单式”邀请前去培训授课。通过政策宣传员的宣传,不仅为每个党小组之家提供政策知识培训,更让基层党员及时了解上级有关方针和政策,党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明显提高。

    大黄镇党小组之家的成功做法在全市得到推广,目前,界首市已在501个农村党组织中成立党小组之家956个,14700余名农村党员参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