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媒体看界首

农忙人不忙 农村新时尚

发布日期:2016-06-13   来源:阜阳日报  阅读:1804次  

    

    图为:界首市光武镇种粮大户齐岗利用农机播种玉米。陈振强文/摄
    
    笔者近日在界首农村采访发现,由于先进农机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过去夏收夏种农民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景象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农忙时节的生活轻松起来,农民聊天的聊天,跳舞的跳舞。

                       收种一条龙 农活不再忙

    6月10日上午,本是“芒种”之际的农忙时节,在界首市芦村镇枣林村路边的树阴下,几位村民正在清闲自在地聊天。笔者和其中一位李姓村民攀谈起来。
    “现在麦收有啥忙的,你还不知道吧,我家种的玉米苗现在都长这么高了。”老李一边说话,一边比画着他家玉米苗的高度。老李介绍说,他家4亩小麦,在6月5日第一场雨前就收割完了。而且,刚收下的麦子还没拉回家,他就用玉米播种机完成了玉米播种工作。
    村干部朱学文告诉笔者,现在,村里大部分群众在小麦收割后,就立即把下季的农作物直接种上了,“三夏”农忙的时间比过去短多了。
    “今年午季,要不是中间下了两场雨,耽误了几天时间,夏收夏种早结束了。”芦村镇党委负责人赵芬介绍说,今年午收期间,全镇先后调来了130多部收割机,还来了几部大马力新型收割机,作业速度明显提高。同时,为抓住夏种墒情,镇、村备足玉米播种机械,及时引导群众随割随种,做到“成熟一块、收割一块、播种一块”,实现收种同步,提高了夏收夏种效率。
    据了解,近年来,界首市通过实施短茬收割、秸秆粉碎还田、免耕直播等措施,推行收种“一条龙”作业模式,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主力军作用,提高农机作业效率,不仅缩短了农时,还避免了群众焚烧秸秆。

                        机忙人不忙 生活乐悠悠

    “什么样的节奏是最呀最摇摆,什么样的歌声才是最开怀……”在一曲曲欢快的广场舞曲伴奏下,界首市田营庙镇魏窑村的众多姐妹翩翩起舞。近日,笔者在魏窑村张窑自然村文化广场看到,天还未黑,广场上已聚集了200多位青年妇女、老人和儿童。
    镇宣传委员赵颖介绍说,虽说这几天是午收大忙之际,但这里的群众每天晚上像以前一样,仍准时来到村文化广场上跳舞。
    “现在不是农忙季节吗,你们怎么还安稳悠闲地跳舞?”笔者问。
    一位名叫朱玲的青年妇女说,“现在农忙,根本不要我们下地干活,只要到地头一站,看着机子收完了,麦粒直接倒进农用三轮车车厢里,拉到家里晾晒就完事了。农忙不忙,已成了农村农忙时节新气象。”
    “要搁在过去,连想都不敢想,几亩地小麦得用人收割、拉、碾……前后得半个月时间。”一同跳舞的村民李保英告诉笔者,她今年67岁了,如今一个人在家种地,子女都在外地打工。以往一到麦口,在外打工的子女都要请假回来忙着抢收抢种。如今,一台大型收割机开进地里,一会就把麦收完了;之后,又联系播种机随即种下了玉米。
    “农忙不忙,除得益于农机唱主角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结果。”镇宣传委员赵颖介绍,张窑自然村靠近田营园区,村里有400多亩流转了出去,农民除了每年按时获得相应的租金外,还可到附近工厂打工多挣一份收入,自然没有了“农忙”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