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媒体看界首

《江淮》界首:致力打造现代农业“样板”

发布日期:2016-05-14   来源:江淮  阅读:1529次  

         这一片是金叶水杉,那一片是紫叶水腊,旁边这片还有蓝冰柏、精品桂花……48日,笔者来到界首市大黄镇鸭王村,只见连片上千亩的土地上彩叶随风飘摇,行走其间,金的、紫的、蓝的、红的彩叶树缤纷多彩,煞是好看,让乡村美景点缀得变得更加美丽。

 

“这个彩叶基地总投入1.6亿元,占地面积4000多亩,预计年苗木销售年产值可达超亿元。” 界首市振海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胡仲华指着绽放的各种彩叶树介绍说。在如今界首市,振业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只是当地一个缩影。

 

近年来,位于皖北豫皖交界的界首市,立足实际、不断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围绕绿色发展、规模经营和规范管理,采取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支撑,以“两区”建设为抓手,以改革为动力,倾力打造绿色规模现代农业和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实现生态立市,绿色崛起。

 

数据显示:2015年,该市国内生产总值150亿元,粮食总产量42万吨,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0200元。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95家,年实现产值7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95%,居皖北第一、全省第三。

 

政府推动 大户引领

 

 为加强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主体作用,界首市把政府的引领作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重点 ,突出表现在农业基础建设、设立专项资金、土地流转三个方面。

 

在该市邴集乡西张村天润发家庭农场大棚桃树基地,工人们正结合当前的疏果进行剪枝,科学管理。界首市天润发家庭农场负责人孙亚东告诉说;“”我们这个投资1300多万元建设的600多亩的桃树基地今年4月底大棚蜜桃就可上市,预计每市斤可卖到10-15元。”

 

2015年荣获安徽省现代农业典型乡镇的邴集乡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产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全乡土地流转面积已达到80%,形成了彩叶树、经果林种植和大棚蔬菜两大主导产业,粮经比例达到46

 

在振海农业、天润发农场等大户的示范带领下,该市共建成标准化生产示范区3个,建成国家级安全优质标准化基地1个、省级2个、阜阳市级8个,全市林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等达到160家,2015年全市林业产值超过27亿元。

 

近几年来,界首市涉农部门围绕水、电、路、林、房、地、产、人,打好“项目包,”围绕目标,各乡镇街道精心谋划特色产业,规划项目区,梯次推进,充分利用“农发项目”、“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资金全力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

 

同时,围绕现代农业主体培育,创新金融政策,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引领作用,并设立2600万元涉农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及时解决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融资难等问题。

  

据了解,该市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成效显著。2015年该市成为全省设立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试点县,截止目前,该市已放贷265家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7303.5万元。

 

为保障现代农业发展所需人才,该市全年长期培训新型职业农民。通过请进来、走出去、邀请外地专家来授课等方式,创立了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界首模式,并成为全省4个试点县之一。目前,该市新型职业农民总数728人,其中高级3人,中级30人,初级695人。

 

建设“两区” 打造“样本”

 

  一边是遍地钢架大棚架设的蔬菜温室大棚尤如白色的海洋,一边是错落有致、鳞次栉比的低层小洋楼……邴集乡分管负责介绍,该乡的“两区”建设已渐露“芳容”, 成为全市农村打造“产居一体”的“两区”建设“试验田”, 也为建设现代农民生活区的“皖北模式”提供了经验。

 

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如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界首在阜阳市率先提出现代农业生产区、现代农民生活区(简称“两区”)建设,以其独特的“综合试验”方式,大力推动土地流转,用工业意识谋划农业,让界首现代农业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该市“两区”建设生产区方面,每个示范区规划3-5万亩,突出自身特点,优选1-3个主导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土地流转和结构调整,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农业的增值、增效和增收。

 

“目前,西张现代农业园已种植牡丹1400亩,繁育小麦良种1000亩,种植600亩果树、1000亩中药材……”界首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两区”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区的思路清晰,有思路、有目标、有行动,打包将政策、项目和资金等向“两区”建设倾斜。

 

  为加快推进“两区”建设。界首市开展示范主体、示范区、示范乡镇创建,重点支持示范建设。“两区”建设中,注重推进土地规范流转,打造规模农业样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特色农业样板;推进先进技术应用,打造智慧农业样板;推进节肥节药,打造生态农业样板;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创新农业样本。

 

  据了解, “两区”建设中,邴集乡现代农业生产区整合涉农资金近4000万元,带动社会投资近8000万元,现代农民生活区通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带动社会投资1.2亿元,为全市两区建设的推广积累了有益经验。

 

未来,该市将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扶贫工作为统筹,实施绿色增效、品牌建设、科技推广、主体培育、改革创新“五大示范行动”等,力推界首市现代示范农业上台阶。(陈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