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媒体看界首

界首12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发布日期:2016-04-02   来源:阜阳日报  阅读:1458次  

  两个月前的返乡过年,改变了界首市陶庙镇居民刘彩侠多年的生活轨迹:节后,她没有像往年一样到广东打工,而是在本地一家服装厂找到稳定工作,靠着一手娴熟的缝纫、裁料手艺,月收入3000元左右。在她看来,在家门口上班,既能照顾老人和孩子,也省去了背井离乡的奔波,收入也不比外出少太多。
       界首拥有农民工40多万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24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60%。几年前,他们像候鸟一样,只有逢年过节或者农忙时才从务工地返乡。但是近几年,随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创业就业环境的不断优化,以及当地政府推出的促进返乡就业创业政策的持续发力,他们中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乡发展,有的和刘彩侠一样,靠着在外学得的技术、经验在“家门口”务工,有的则带着积累的资金和资源返乡创业。今年40多岁的张枫便是其中之一。
       15岁外出,历经多年摸爬滚打终于在外闯出名堂,2007年,张枫返乡在界首市西城循环经济产业园成立了枫慧金属有限公司,经过近10年的发展,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目前企业的主打产品铝板带、铝箔、涂层铝卷等已远销海外,并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
        “截至目前,界首市的返乡就业农民工已达12万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50%,其中返乡创业人员约有4万人,占返乡农民工的33%。”界首市人社部门负责人介绍。眼下,界首正在涌现返乡创业、就业潮,其背后正是该市相关扶持政策的持续发力。
       近年来,该市推出了一系列旨在优化服务环境、提供金融支持的政策、举措,大力鼓励、引导、扶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同时,在该市经济开发区以及泉阳、陶庙、新马集等乡镇投资建设创业广场孵化器,并不断整合资源,聚集产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大力推进界首经济开发区以及田营、西城、光武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一区四园”和6个乡镇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设发展,为返乡农民工搭建了广阔的创业、就业平台。
为了帮助返乡务工人员尽快立足家乡展身手,该市还通过举办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农村青年电商培训等,提升农民工及创业就业者的技能水平。仅近3年就已举办35期创业培训班,培训人员超3200人次,其中返乡农民工2300余人次。
        “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的返乡就业创业,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尤其是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资本和宝贵的技术、经验,也引来了人才、市场和上下游项目,有力推动了本地工业向着投资项目规模大、产业结构优、技术含量高的产业集聚方向迈进。”界首市有关负责人介绍,前不久,该市还获批成为国家首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下一步,该市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优化鼓励返乡创业的体制机制和环境,进一步激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发展的热情,共建美好家园。 陈振强 马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