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媒体看界首

家乡办企业 带动就近就业

发布日期:2016-04-01   来源:阜阳日报  阅读:1549次  



    返乡办企业,带动当地务工人员就近就业。图为安徽宜民服饰公司的员工在加工服装。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界首市东城工业园区的安徽宜民服饰有限公司,只见工厂内一片忙碌景象:8条生产线全部开齐,400多名员工埋头生产,一件件成衣依次走下流水线……

                政府搭台 创办服装加工厂

   “其实,我们公司成立还不到半年时间,从成立到投产到正常运营,进展相当快。这多亏了政府为我们这些创业人士搭建了良好平台。”安徽宜民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丽丽说。
   原来,安徽宜民服饰有限公司是王丽丽和几位合作伙伴共同创建的一家服装加工企业。提起创办企业的初衷,王丽丽聊起了自己的工作经历。早前,王丽丽在界首市一家职业培训学校上班,每年都有大量学员在家乡经过培训后,到东南沿海城市务工,其中,服装生产方面的学员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那时候就想,如果有一天,我们能自己创办一家服装企业,就可以吸纳学员在家乡就近就业了,让他们免于常年在外奔波辛苦。”
   王丽丽的想法得到了几位朋友的支持,并于去年着手在界首市运作开来:在园区的帮助下,在界首东城工业园租下一栋4层楼的厂房;多方筹措资金,购买机器,建起6条传统服装加工生产线以及2条智能吊挂系统生产线 ;通过吸纳学员,园区帮助招工、提供免费宣传等,招收员工400多人……
   “公司于去年农历11月16日开工投产。”王丽丽告诉记者,当前运营不错,与江浙一带的企业建立起了长期合作关系,节后又签了几个大单子,今年上半年的活已经基本排满了。

              企业开张 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

   政府搭建平台,在帮助创业人士成功创业的同时,也为不少农民工提供了返乡就业的机会,今年39岁的王海英就是其中一员。“在老家上班感觉好多了。”在宜民服饰车间内,王海英告诉记者,由于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今年过了春节,她和老公就有意在家乡找个工作。年初十,安徽宜民服饰有限公司招工,王海英凭借娴熟的技术轻松应聘上岗。上班几天后,她发现老家的企业一点也不比外地差:一个熟练工每月能拿4000多元工资;而且,早上8点上班、晚上5点下班,公司还包吃住,每个月可以休息4天。“以前在外地打工,虽然工资高一点,能拿到5000元左右,但也比较累。基本上都是每逢月初休息,每天上班后就一直干活,从早上7点多干到晚上11点,虽然也包吃住,但环境差,吃的也不合口味。”
   正月十四,恰逢公司元宵节放假,王海英回家后,便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向亲朋好友道了个遍。以至于假期结束后,10多个亲戚朋友纷纷跟着她来到宜民服饰应聘,如今,在宜民服饰工作的亲朋就有10个人。“反正,我和老公不打算走了,虽说到哪儿都是打工,但哪儿都没有家乡好,心里踏实。” 王海英说。

                政府支持 做企业有信心

   记者采访获悉,得益于家乡的好政策好环境,不少农民工纷纷留在家乡就业。在宜民服饰,80%的员工是新近返乡就业的农民工。
   公司的生产经营业务渐渐走上正轨,王丽丽和伙伴们计划着盖自己的厂房、注册自主品牌,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有政府支持,我们做企业也更有信心。现在已经投入了700多万元,接下来,还准备建设一座1万平方米的厂房,相关程序已经走完,预计4月份可以开建,明年下半年有望投入使用。届时,可带动就业2000人左右。”杨飏/文 陈振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