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媒体看界首

孙亚东返乡创业建果园

发布日期:2016-03-07   来源:阜阳日报  阅读:805次  

    近日,记者在界首市邴集乡西张村天润发家庭农场采访时看到,在连片的温室大棚里,数千株桃树竞相绽放,桃花掩映之间,三三两两的农民穿梭其中,忙着授粉、打理大棚;大棚外,露天种植的500多亩桃树成行成列,长势喜人,有的已经长出了花骨朵……行走其间,浓郁的春天气息扑面而来。
    “2月中旬前后,大棚里的桃花就陆续开放了,而且,整体长势不错。如果按照这个势头,今年的收成是不愁了,我这一年多也算没有白忙活,我当初返乡创业的路算是走对了。”农场主人孙亚东感慨地说。
    今年50岁的孙亚东是界首市邴集乡人,自小便和土地、果树打交道。“年轻的时候,我是界首农场的职工,学了一些果树种植技术。前几年,又去山东莱州、烟台等地打工,帮别人管理果树。”孙亚东告诉记者,在外这么多年,他结识了一些专家,学到了不少新技术,但一直都是帮助别人打理果园,久而久之,他萌生了回乡自己种果树、建果园的想法。
    孙亚东的想法很美好,但家人的意见却不统一。“主要是爱人不同意,两个孩子倒是挺支持的。”在孙亚东爱人看来,现代农业投资大、风险高,孙亚东这样的年纪,已经不适合再折腾了。然而,孙亚东两个上了大学的孩子却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前景好,而且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值得一试。事实上,孙亚东的想法和两个孩子不谋而合:“家乡环境好,有政策支持;而且,家乡周边的贫困户多,项目若发展起来,势必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打定主意后,孙亚东一心想返乡创业。2014年10月,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他流转600多亩土地,建起4个大棚,种下大棚设施桃和露地桃近10万余棵,品种达20多个,从4月份陆续上市,可一直持续到8月份。另外,他还种了2000多棵石榴树,搭建葡萄长廊1600米……“现在,整个农场建设得差不多了,总共投入1000多万元。”
    虽然投资大,但孙亚东对自己种下的桃树相当有信心。“我这农场全部采取深沟起垄、水肥一体化,用的是‘株密、行宽’的主杆型栽培新技术。”孙亚东告诉记者,栽植的桃树一年定植,次年露地桃树亩产精品果可达1500斤到2000斤,普通桃树亩产可达3000斤左右;大棚设施桃的产量则更高,有望达到亩产精品果4000斤,普通果每亩可产5000斤左右。此外,在桃树中间还可套种其他经济作物。去年,孙亚东就套种了红芋以及中药材,收入达几十万元。
    正如孙亚东设想的那样,经过精心打理,如今的桃树长势喜人,大棚设施桃有望于4月25日前后上市。“由于上市早,每斤桃的价格可以达到15元到20元。而且,我准备把这些大棚精品桃做成精包装,通过电商外销。普通桃则主要供应本地市场。”
    按照孙亚东的打算,他还计划建一个育苗基地、一个气调保鲜库。如今,相关工作已提上日程。“育苗基地的土地已经流转好了,等到五六月份就开始嫁接,初期可育苗30万棵。在满足农场需求的情况下,还可提供给周边的农户,通过提供一条龙服务,带动农户共同发展。”孙亚东说,建设气调保鲜库将确保园区果品的销售和保鲜,有利于降低市场风险。报记者 杨飏 通讯员 陈振强